马蜂

泰安人,哪个戳中你的童年回忆捅马蜂窝掏

发布时间:2024/8/20 14:51:23   
壹点号壹粉春羊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农村度过的,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免不了有些淘气,像捅马蜂窝、掏鸟窝、野浴等无聊事或多或少都干过,其中一些有趣的情节,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捅马蜂窝”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农村老家的房子,有北房和东偏房,大门又与东偏房连在一起,相当于一间房子的面积。由于大门洞子里通风透气凉爽又避雨,在大门内的房顶上,每年夏天都会吸引许多马蜂前来筑窝,最多的时候,在不大的房顶上,有三四个马蜂窝,大的犹如小盆口,上面趴满密密麻麻的马蜂,黑压压一片,家人每次出门进门路过大门洞子,都提心吊胆,生怕被马蜂蜇伤。那时我刚上小学不久,夏天大人午休,我就和小伙伴们到处瞎逛,看着大门房顶上的马蜂窝好奇,于是就找来一根两三米长的竹竿,想把马蜂窝给捅下来,免得家人出入大门担惊受怕。一天中午,我头戴一顶破草帽,身穿一件旧长袖褂,像偷“地雷”的人一样,拿着竹竿,左顾右看,慢慢走向马蜂窝。刚开始,不敢离马蜂窝太近,拿着竹竿远远地对着马蜂窝比划,看着马蜂没啥反应,胆子就稍大起来,哆哆嗦嗦拿着竹竿向房顶上最大的马蜂窝一点一点靠近,当竹竿离马蜂窝大约有一尺左右时,猛地使劲冲着马蜂窝捅去。刹那间,成千上百只马蜂“嗡”的一下炸开了锅,全都冲着我飞奔过来,吓得我扔下竹竿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出去几十米远,鞋子也跑掉一只。刚想停下来喘口气歇歇,感觉右胳膊上有点麻痛。我定睛一看,不好了,一只大马蜂正趴在我的胳膊上使劲往里扎毒刺,也顾不上害怕了,急忙用手把马蜂打掉,但是为时已晚,毒液已经注入我体内,顿时感觉右胳膊又麻又痛,不一会儿就肿得老高,后来整个右胳膊全都肿得发紫,痛苦程度难以言表,也不敢跟大人说,生怕被大人知道了挨揍,大热天穿长袖衫捂着。晚上吃饭时,右手疼的拿不住筷子,被父母发现后,看到我整个胳膊肿的发紫,又生气又心疼,赶紧领着我去村里看医生。因为被马蜂蜇伤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村医也没有好办法,只能用苏打水和肥皂水反复冲洗,然后把消炎片碾碎成药末覆盖在伤口上,这样经过一个多礼拜的治疗,红肿发紫的胳膊才慢慢消肿,逐渐恢复正常。从那以后,可长记性了,再也不敢捅马蜂窝,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见到马蜂窝就发憷,远远的绕着走。“掏鸟窝”农村老家的麻雀、喜鹊、戴胜等鸟类特别多,尤其麻雀更是多得泛滥成灾,成群结队,飞起来遮天蔽日,冬天偷吃粮食,夏天祸害庄稼,人们赶都赶不走。房檐上、瓦缝里、墙洞内、土坡上等到处都是鸟窝。每年夏天小麻雀刚孵化出来后,闭着眼睛,光着身子,肉呼呼的像个小肉球,全身一根毛也没有,鼓鼓囊囊的大肚子,在鸟窝里来回挪动,并不停的鸣叫。还有个别不安分的小麻雀,在窝里到处乱窜,如不注意跑出窝外掉到地上,那可就惨了,由于鸟窝一般离地面三四米有的甚至更高,轻者摔断鸟腿,重则一命呜呼。农村老家的房子是用土坯垒成的,密封性能差,房檐空隙大,每年春夏季节就成了麻雀等鸟类筑窝孵鸟的“乐园”。那时,由于人们对鸟类的保护意识差,每年这个时候,正是小孩子掏鸟窝捉小鸟的好时机。孩子们掏鸟窝是为了好玩,也有大人捉鸟的,则是为了卖钱。麻雀窝一般都比较隐蔽,很难被人发现。刚孵出来的小鸟没有保护意识,也不知道危险,在鸟窝里不停的鸣叫。这时,我们就会循着小鸟的叫声很容易找到鸟窝,手就开始痒痒了,很想去掏。不过,掏鸟窝也有技巧,有的瓦缝和墙洞口太小,手伸不进去,就用一根一尺多长的粗铁丝,顶部弯成钩形状,然后伸进瓦缝或墙洞里往外钩鸟窝,这样鸟窝和小鸟就会被一起钩出来,十分方便。有一次,踩着木梯子在房檐边的瓦缝里往外钩鸟窝,刚把鸟窝钩出来,看到里面有一堆肉呼呼的东西,以为是只小鸟,正准备用手去捏,一个蛇头翘了起来,原来是一条小花蛇,吓得我脸色煞白,两腿一软从梯子上掉下来,裤子被刮坏,左腿划了条大口子,鲜血直流,一瘸一拐地疼了半个多月才好。“野浴”所谓野浴,其实就是在村子里的一些土坑或湾里戏水,严格的说还算不上野浴,只是在水里玩玩罢了。每年夏天雨季,村子里的一些低洼地段和土坑里就会积满雨水,最深处也就半米多。有一天中午,我一个人到村西头的一个小土坑里游泳,刚下水就被坑里的树枝子绊倒了,右膝盖处被碎玻璃瓶划了条一寸多长的大口子,肉皮翻开着,露出白森森的骨头,特别瘆人,鲜血染红了坑里的水。回家后,不敢跟父母说,自己偷偷敷点药了事。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右膝盖处的伤疤还依稀可见。农村老家村东头路北边,当时有一个大湾,水满时有七八米深。由于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全村的雨水都往这里淌,是全村最大的蓄水池,据说以前有村民在此溺水。有一年夏天,我和小伙伴们去地里拔青草,由于天气特别炎热,有人提议去村东头的湾里洗澡。我不会游泳就在岸边等待,后来实在热得不行,加上小伙伴们的不停劝说,经不住诱惑就下了水,结果,刚走几步,就滑进了深水区,幸好被小伙伴们及时救起,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自那以后,再也没有野浴过,到现在还是“旱鸭子”,甚至连游泳池都不敢去。如今,一晃四十多年过去,小时候那些调皮又有趣的囧事,已成为成长的印记沉淀在我记忆深处,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5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