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种类 >> 镇村投入强基础干群同心走富路
「本文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藏在山峦里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下庄镇金旦彝族村原是一个偏僻的山区贫困村,因村民居住分散,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还曾是一个“垃圾靠风吹走,污水靠太阳晒干”的山村。近年来,祥云县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打牢发展基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乡风文明,提升人居环境,促使全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群众生活日渐富裕,实现了彝族村寨的美丽蝶变。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营造发展氛围
近年来,经多方争取项目建设,全村总投资多万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整乡推进项目、整村推进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以及7个村民小组省级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示范村建设等项目,硬化村内道路6.8公里、村组道路7.8公里,新修大村环村公路米。目前,从镇政府到金旦彝族村全长17公里的通村公路全面进行了路面硬化,全村13个村民小组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广播电视和网络宽带全覆盖,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卫生室、学校也实现了全覆盖。
结合当地实际,不断优化种植格局,全村发展烤烟亩、魔芋亩、辣椒亩。为提高农户产业发展种植技术,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鼓励农户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山羊、生猪、肉牛、马蜂、蜜蜂等养殖业,目前全村养殖肉牛头、山羊只、能繁母猪25头、育肥猪头,养殖胡蜂96窝、蜜蜂窝,进一步优化种植养殖,推进持续发展,为加快发展打牢基础,确保全面小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加强文化教育引导努力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围绕“抓实文化教育,阻断落后根源”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把高质量的文化教育作为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先后投入资金万余元,完成了校园绿化美化、围墙加固、学生浴室建设、校外运动场、校内篮球场的建设及学生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和保健室等配套设施,全村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为%,初中毛入学率为%,近几年均未出现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情况。
为着力打造山清水秀的富庶地,建设清洁美丽的民族村落,金旦彝族村在开展“富脑袋”行动中,新建民族文化广场,把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孝道文化、产业文化等以图文并茂的彩绘形式展示在路两旁的文化墙上。以推进村庄硬化、亮化、绿化、净化、文化“五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开展“七改三清”行动,大力改善乡村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和特色风貌。
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金旦彝族村从群众普遍关心、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以方便群众为突破口,借助实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配套资金,于年2月投资建起具有民族特色的“客事办理中心”,引导当地群众向陋习告别、与文明携手,争做移风易俗、客事从简的传播者、践行者和监督者,推动民风民俗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村干部带头到村里的“客事办理中心”办客,从多方考虑,压缩请客桌数,在村里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和效仿,带动村寨里的群众相继到“客事办理中心”办客,不同程度缩小了原计划的请客范围,使村里以往办客爱攀比的习俗逐渐得到改变。通过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和勤俭节约、合理消费、文明治家的生活方式,金旦彝族村的干部群众逐步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简朴办理客事的意识,大大减轻了群众的负担。(记者郑义通讯员陈应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