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马蜂建造巢穴很困难,为什么第二年的时候不

发布时间:2024/8/14 14:07:54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nb.ifeng.com/a/20190527/7447319_0.shtml

对蜂类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和马蜂的巢穴之间存在一种相反的现象。

对于蜜蜂的蜂巢来说,一般只要不出现特殊情况,十年八年都不会改变,但是马蜂的巢穴却不一样,可以说每年都在改变。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蜜蜂的巢穴还是马蜂的巢穴,在建造的时候都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马蜂的生活方式是从独居到群居的,想要建造巨大的巢穴,更加困难,这样就导致很多朋友产生了疑问。

既然马蜂建造巢穴很困难,为什么第二年的时候不重复利用过去已经建好的巢穴呢?其实这里面,马蜂面临了个问题,我们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

马蜂的生活方式

马蜂属于半社会化群居的昆虫,所谓的半社会化,就是并不像蜜蜂一样,通过报团的方式集体越冬,以群体的方式分蜂增殖,而是每年蜂王单独越冬,来年蜂王苏醒以后独立筑巢产卵,建造巢穴。

和蜜蜂不同的是,胡蜂的蜂王是参与干活的,在职蜂没有出房之前,所有的建造巢穴和清理以及产卵都是胡蜂蜂王独立完成,当第一批职蜂出房以后,胡蜂的社会化群居生活才真正的开始。

为什么胡蜂不利用过去的老巢穴?

回到上面的问题,从秋季结束到第二年春季,树叶掉光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马蜂窝,尤其是农村的高树上比较常见,还有一些小型胡蜂的蜂窝也在窗户或者屋檐下,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胡蜂抛弃巢穴的见证,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对原巢“失忆”

马蜂和蜜蜂的生活方式很像是,如果我们把马蜂和蜜蜂当成一类,可以说马蜂是进化程度没有蜜蜂高的同类物种,因为蜜蜂的前生,也经历过从独居到群居的生活,蜜蜂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在对原巢“失忆”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养殖过蜜蜂的朋友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只要不是蜜蜂自然分家,我们通过人工分家的方式,如果没有超过蜜蜂的活动范围,都会产生“回蜂”现象。

但是自然分家的蜜蜂不一样,如果是蜜蜂自然分家,哪怕分出的蜂群就在原来蜂群的附近,也不会出现“回蜂”。作为同类物种,在生物学特点上,马蜂和蜜蜂还有较多的相似性,比如工蜂产卵,螫针变化等等都是具有相似性的,既然蜜蜂还保留着自然分家忘记原巢的习性,那么马蜂拥有这种习性就在所难免了。

加上马蜂属于一年生的物种,相当于只要是第二年出现的蜂王,都是一次自然分家,所以新的蜂王,忘记老巢穴就再正常不过了。

第二:蜂窝彰显领地

我们都知道,动物通常会用各种信息素来标记领地,比如狗狗通过尿液标记领地,蜜蜂和马蜂也是一样的,他们也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素,这些信息素同样拥有标记领地的信息素存在。

对于马蜂的蜂窝来说,自身本来就具备领地标志,加上曾经马蜂住过,更有领地标志。

对于这样的蜂窝来说,就算里面没有了马蜂,但是由于拥有领地标志,新的蜂王自然不敢轻易靠近。

第三:旧蜂巢危险性更大

上面已经说了,马蜂是从独居到群居的半社会化群居蜂类,也就是说,在一只马蜂蜂王开始筑巢的时候,所有的事情只能依靠它自己,而且在整个冬季,越冬的马蜂蜂王并不会吃食物,所以春季苏醒的马蜂蜂王,实际上体质非常差。

如果一直刚苏醒的马蜂蜂王去贸然靠近一个巨大的马蜂窝,其实面临的危险是非常大的。

首先是蜂窝的领地标记,如果这个蜂窝里面还有马蜂,刚越冬的蜂王靠近,战斗力是难以和一群职蜂对抗的,很快就可能被职蜂消灭,这个时候死亡的一只马蜂蜂王,相当于死掉一个蜂群。

除此之外,虽然马蜂的信息素可以对同类起到防御作用,但是未必对其他的昆虫起到防御作用,如果一只刚苏醒的马蜂蜂王进入到这样的蜂王里面,危险性也是非常大的,可能就被其他异类灭掉了。

当然,如果这个蜂窝已经很破旧,对于单只的蜂王来说,想要维护这样的马蜂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单只的蜂王可以让蜂窝逐渐变大,开始的时候甚至只有一个巢房,甚至有的马蜂还会出现中途搬家的现象,所以单只蜂王独立筑巢,其实风险更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5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