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网站内容造假背后的生意经

发布时间:2024/8/12 12:38:02   
原标题:网站内容造假背后的“生意经”↑视觉中国供图“马蜂窝万条‘真实点评’,有万条是通过机器人从竞争对手那里抄袭过来的。”日前知名在线旅游企业马蜂窝被质疑评论造假,再度揭开互联网数据造假、雇佣“水军”刷好评的暗幕一角。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从两毛钱一条的快手、抖音评论到25元字的小红书笔记,再到各大点评类网站2元到6元不等的评论刷单,互联网用户内容造假成本极低,已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对消费者的真实购物体验造成了极大损害。马蜂窝承认部分数据造假近日,一篇名为《估值亿的旅游独角兽,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网上刷屏。该文章公开指责马蜂窝旅游存在点评大量造假的情况,万条点评中有万条是抄袭自其他网站,如大众点评、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等。该文章作者称,马蜂窝已销毁造假账号。经过与文章作者梓泉和乎睿数据的几轮唇枪舌剑,马蜂窝在回应中承认部分点评造假,已对涉嫌虚假点评的账号进行清理,但同时表示,该文章内容片面,存在明显误导倾向,“针对该文中歪曲事实的言论和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耐人寻味的是,早在年,马蜂窝创始人陈罡曾在微博上公开批评业内真实评价造假。事实上,这不是知名UGC平台第一次被曝出有组织、有预谋的大规模造假。年,垂直女性的社区平台美柚、大姨吗就先后被媒体曝光数据放卫星,两家平台也相互指责对方数据造假,甚至有消息称,美柚曾主动联系第三方水军机构制造大量假数据,以提升各项指标,提高市场估值,吸引融资。代写代发成一条龙式服务马蜂窝数据造假被“捅”,也揭开了旅游UGC平台内容泡沫泛滥,数据造假,甚至雇佣“水军”刷好评的暗幕一角。业内人士指出,酒店和餐饮点评,向来是旅游UGC数据造假的重灾区。除平台行为外,有很多商家都会通过在帖子、游记中植入广告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光临,并提升好评度。记者在某著名服务众包平台和电商网站上看到,有大量活跃商户从事各大旅游平台的游记推广写作以及代发服务,获取路径极为简单。“游记元一篇,字数在字左右,篇幅长的话,按元千字计费。”某工作室对记者表示,他们还能提供代发服务,携程、马蜂窝、去哪儿、同程、途牛、驴妈妈等平台都可以批量代发,“游记的阅读数和评论量,目前我们只能操作马蜂窝,1块钱1个评论加阅读。”在接触旅游UGC内容造假的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业内已形成了非常明确的分工。“现在有不少代写代发一条龙式服务的工作室,但更多的是代写和分发各自为营。有的商户专门提供洗稿代写,只收取游记费用,有的商户则只负责提供优质达人号或普通账号,在各个平台分发客户准备好的稿件。”一位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这种明确的分工也是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现在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压价,各家的竞争也很激烈。”此外,记者还发现,从事旅游平台代写代发服务的人员,也大多接单快手、抖音、小红书等的评论、笔记。“抖音、快手个评论20元,1万播放量10元。小红书最近业务冲销量,普通短笔记代写,字25元,写好后代发,30元一篇。”某服务商对记者表示,类似小红书这样的网红博主,其粉丝数、笔记数、点赞数等考核其影响力的各项数据都能提供造假服务。人工“水军”绕开平台稽查本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除了旅游平台外,各大点评类网站的酒店、餐饮板块,同样成为内容造假的重灾区。经业内人士爆料,记者在某知名点评网站留意到一个名为“海某星度假别苑”的酒店。据该酒店详情显示,共有26间客房,开业时间为年,却收到了多达条评价,消费人次超过1万人。这意味着,该酒店开业以来需每天满员,才能勉强达到在该点评网站上的显示数据。此外,记者在仔细浏览这些评价中发现,很多评价内容和照片完全雷同,还有不少消费者抱怨:“评论太假,被骗了过来”、“图片只能参考,现实就呵呵”。“现在主流刷单方式往人工刷单回归,绕开美团外卖、大众点评、饿了么等平台稽查系统。机器刷单痕迹太明显,一旦被发现,会被降权甚至封店。”一位刷单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点评类网站代刷一单收费为2到6元不等,一次性放够单还会有折扣优惠。据该从业人员透露,在点评类网站上刷单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条,团队招聘来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在校大学生或家庭妇女。在硬件设施上有人专门提供可以绕开稽查识别监控的虚拟专用网络、虚拟机、手机模拟器甚至宽带,“比如注册小号,现在最靠谱的就是找人批量提供不需要实名的神州行卡,既便宜,日后也不需要登录验证。”“目前如大众点评、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平台都有监控系统,会从流量、IP地址、电脑硬件识别、会员账号、商品成交等方面监控是否存在刷单行为。”该从业人员表示,业内也会根据他们的排查机制,有针对性地利用人工加爬虫的方式绕开。做大估值成驱动力尽管梓泉和乎睿数据揭开了互联网数据造假的遮羞布,但有关马蜂窝被揭穿的“阴谋论”却一直不绝于耳。有业内人士认为,偏偏选择在马蜂窝最新一轮融资即将公布的时间节点上发布调查结果,太符合阻击对手融资进行精准打击的特征。这种对抗情绪,也在马蜂窝的声明中展现得分外明显:处处暗示指控该爆料文章动机不纯,甚至将其定性为“已被查证的有组织攻击行为。”马蜂窝和一些业内人士的看法,却恰恰揭露出互联网数据造假背后的症结点:如今数据已成为创投融资的核心考量指标,也成为科技创业公司做大估值的关键。“我们经常看到一些UGC平台动不动就对外披露自己有多少用户日活量、月活量或者留存率,这都是数据运营量化的思维。”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表示,旅游UGC平台一直饱受内容变现和盈利能力的困扰,一份看起来体面的运营数据,是与投资方博弈融资的重要砝码,“但这并不能成为互联网内容泡沫、数据造假的理由。平台放任假的内容支撑数据,最终会伤害消费者的信任与体验,失去公信力,这无疑是自毁长城。”(记者袁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5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