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繁衍 >> 说姜子牙是酒囊饭袋的马氏你知道错了
相信《封神演义》这本著作大多数中国人多少都会有一点了解,尤其的里面描写的那些神话人物,都会有自己喜欢的吧,对于整个故事的主角之一姜子牙也是有很多传说的!根据故事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也有很多。
《封神演义》一书洋洋洒洒一百回,把姜子牙描绘得如神仙般,除纣灭商,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外,到最后还要拿着元始天尊的天书,把一干人等全都封了神仙,不仅老百姓感谢他,就连天上各路神等都得叩首谢恩,真是风光极了!
中国古代的历史小说中,将历史人物神化得比较成功的,除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外,也许就只有姜太公了吧!不过,世间有几个人倒是比较恨姜子牙的,商纣王自不必说,还有就是那伯夷、叔齐二位贤者,估计对姜子牙也不痛快,因为他们政治理念不同,宁愿饿死首阳山,也不食周粟,历来也被传为佳话。再有一个人的话,估计也就是他的老婆马氏了。
姜子牙学成下山后一直借宿在朋友家中,通过他的介绍,和隔壁村的马氏成了亲,马氏也是满心憧憬自己等了半辈子的好婚姻,谁知姜子牙压根不想工作,一直在等着机会要做大事,说总有一天他会成功,让马氏等着过好日子。
但是马氏却不怎么相信,反而觉得他什么事都做不好。就这样一对剩男和剩女的结合,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如果能够好生经营,也许两人的婚姻也能维持下去,但是天不遂人愿,最终两人还是闹掰了。
电视剧中姜子牙就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渔夫,似乎真的什么事情也做不了,马氏嫁给姜子牙之后,很快马氏的陪嫁被坐吃山空了,结果夫妻两人就一直受着姜子牙朋友的接济生活,这种寄人篱下的感觉,马氏当然觉得不好受,于是便劝说姜子牙去做生意。
但是姜子牙只懂得道法,根本不懂得做生意,他老婆马氏倒是个能持家的人,总是想着为家里多挣点钱,因此想了很多办法,根据姜子牙的个人情况,以人为本,想出了适合他干的工作来,不过很可惜,姜子牙不是从商的料:让他卖面粉,结果被马撞洒了一地,卖猪、羊也被当兵的没收,之后姜子牙做了一个小官,但是官没有做多久也辞了,就连钓鱼也不好好干,非要用个直钩子,倒成就了民间后来的一句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让马氏很不开心,所以不愿跟随他离开朝歌去西岐。
两个人对于怎么过好日子的看法截然不同,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尽管姜子牙苦苦挽留,马氏还是一心要离开他,并且让他再娶一房夫人,姜子牙心灰意冷便给了休书,马氏毫不犹豫接过休书离开了。姜子牙感叹马氏就像马蜂尾巴上的针,最毒不过如此。不过说句公道话,原著只是为了表现姜子牙而故意丑化了马氏,就按姜子牙当时的状态来说,换任何一个女人都确实很难和他生活得下去。
在年版电视剧《封神榜》描写了这么一段内容,当姜子牙卖面粉蚀了本回家时,他老婆狠狠地骂了他一句,你这个“酒囊饭袋”,不过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遇到这样的人,估计身边的人都有着很深的怨气,不过这时的“酒囊饭袋”可不一定能说得出来。
其实“酒囊饭袋”这句成语最早是在比商代晚多年的东汉出现的,此时期的大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说“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是则物也”,形容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也可称为“酒瓮饭囊”。
马氏骂姜子牙,自然就是这个意思,最终马氏让姜子牙休了自己,重新嫁了个屠夫,算是把姜子牙羞辱了一番。
可谁又料到咸鱼也有翻生的时候呢,姜子牙遇到当时的“叛军”周文王时倒是一拍即合,最后拜国封相,万代称颂。但小说中的他可不是那种“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角色,在他发达的时候,马氏曾经去找过他,他泼了一盆水在地上,言道“若言离更合,覆水已难收”,结果把个前妻活活气死了,到最后还封了她“扫把星”。看来姜子牙胸中的这口闷气到这时才算吐出来!
自从姜子牙与马氏相结合之后是干啥啥不顺,吃啥啥不香呀,休妻后立马平步青云了,连她后嫁的夫家娶了她后也是诸事不顺,生意不兴隆。所以民间也就有了“扫把星命格的人克夫克妻”这样的说法!不知道马氏对于这个结果作何感想!
今天就说到这里了,我是笑笑,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