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别惹是马蜂

发布时间:2022/6/4 14:38:21   

  杜威曾说:儿童有调查或探究本能。孩子天生爱探索,对许多事物感兴趣。这许许多多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许多教育价值。

  金苹果博文幼稚园外树上的一个马蜂窝,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你看,那儿有个蜂窝!”“好大呀!里面住着蜜蜂吗?”“不对,是马蜂,马蜂会蜇人的。”“蜜蜂也会蜇人。”“那我们去捉回来看看!”“不能去捉,妈妈说被马蜂蜇了会中毒,会死的。”……看到孩子们争论不休,老师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引导他们一起寻找答案——

Q1:是马蜂还是蜜蜂?

  孩子们通过收集图片,发现了马蜂和蜜蜂的区别:“蜜蜂身上有黑色和橙色的条纹,身上也是毛茸茸的,马蜂的身体上很光滑。”“马蜂要比蜜蜂大一些。”“蜜蜂的刺是弯弯的,蛰了人后就会断掉,可马蜂的刺是直直的,可以反复使用。”教师让幼儿尝试运用探究的方式,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引导他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得出结论。同时,教师鼓励孩子们相互交流结果,使他们有机会尝试如何提出和描述自己的新发现,并感受自己探索的价值。

Q2:马蜂是害虫吗?

  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到了被马蜂蜇了会过敏、中毒,严重的还会死亡。一时间,孩子们觉得马蜂是坏蛋,要消灭它们。可是,马蜂是害虫吗?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很快,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马蜂不喜欢别人打扰,要是惹了他们,就会有一群马蜂发动攻击。”“马蜂喜欢吃肉,它不采花蜜,它专门吃害虫。”

Q3:被马蜂蜇了怎么办?

  学龄前的孩子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探索,但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潜在危险常伴。在一系列关于马蜂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了不管是马蜂还是蜜蜂,都不能不能去招惹。同时,还通过询问医生阿姨等方法,知道了被马蜂蜇了的处理方法,学会了自我保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