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种类 >> 太意外了西北大学博物馆竟然这么棒去过
西北大学博物馆?
我想每一个初次来到西北大学博物馆的人都会在参观过程中惊叹一句:竟然这么大!
建筑面积足足㎡,上下四层,包含了校史馆,地球馆,生物馆,历史馆四个常设馆,另有有临时展馆。但就常设的四个展馆而言,特别是家长本身知识储备量大的情况下肯定会参观很久。特别提醒:带孩子来参观至少需要预留3到4小时。
另外,馆内常设有讲解服务,更推荐几个孩子一起同行,完全就是上了次自然、地质、生物、历史课私教课!费用不仅可以平分,算下来超划算,孩子们在听与问的过程中肯定会收获更大。
01
校史馆
主要是以学校发展历程为脉络,介绍了西北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并展出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与照片,还能看到许多著名科学家、学者与西北大学之间的渊源。
只是这个展馆可能对小点的孩子们的吸引度不大,对大一些的孩子则有树立考学愿景及职业规划的引导作用,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去参观啦~
02
地球馆
整个场馆又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是秦岭造山带,没错,秦岭是被“造”出来的,还有喜马拉雅山脉也是被“造”出来的,那它们又是被谁“造”出来的呢?就要从地球内部开始讲起。
馆内还有个秦岭的沙盘模型,大家到了后可以仔细观察下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彩灯做提醒?它们又分别代表了哪些含义?
另外收藏展示的或寻常或珍奇的石头们,可能不仅仅是老院士、老教授眼中极具研究意义的珍品,也肯定会是小朋友们看不够的宝物。
PS:能看到陨石、自然金、火山岩、玛瑙、萤石、海蓝宝石、水晶、雄黄和雌黄等。
第二个是寒武大爆发时期的古生物陈列区,这里诉说着5.3亿年前的故事,演绎出生物进化的逻辑,也代表了西北大学学习和在早期生命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
也能看到人类的始祖——“天下第一鱼”。它们是5亿年前寒武纪的几条小鱼化石,也被称为“海口鱼”。这些小鱼身长不足3厘米,却是地球上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长出脑袋和眼睛的动物,堪称国家级的化石精品。
最后的古脊椎动物化石陈列馆一定会是孩子们的最最爱!能看到距今约65-60百万年的古老哺乳动物——欢庆石门兽。长颈鹿的祖先——萨姆兽
比猛犸象还大好多的黄河剑齿象。
以及原始牛,大唇犀、披毛犀等原始动物化石。
大唇犀(没有角的犀牛)
披毛犀(全身披着厚厚的毛)
03
生物馆
从生物系统进化树开始这一个场馆的旅程,并结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也是专业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这里养着博物馆内唯一的“生物”,即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还不是菌类,直到现在都没有研究定论的第四种生命体——“太岁”。
被用作词牌名的草药——满江红看看平时生病会吃到的中药原型都长什么样?比如板蓝根、连翘、地黄、赤药、茯苓、丹参、山茱萸等。在动物系统进化区域能看到好多珍稀动物的标本。像秦岭四宝、巨蜥、扬子鳄、毛脚鱼鸮(“鸮”与“销”同音)、金雕、岩松鼠、毛冠鹿等。及被老教授养到寿终的大蟒蛇。
动画片里看到的可爱大鸟——斑嘴鹈鹕
看这只白冠长尾雉,它的尾巴是不是很眼熟?想一想是谁曾用它的尾羽制成了头顶金冠上的装饰品?(答:孙悟空)
在野外没能抢救过来,最后被制成标本的金钱豹母子。一次蹦跳可达4到6米远的斑羚。
喜欢昆虫的小朋友则会在这个区域流连忘返。
记得一定要仔细看看蜜蜂和胡蜂(也叫马蜂、黄蜂)的区别,在野外也许会救你一命。
04
历史馆
业内都知道西北大学的考古系很厉害,而馆内陈列的展品又可称之为大学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很多都是学校考古专业多年发掘的出土文物,品类和数量都及其丰富,甚至可以细分为陕西及西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与文明起源、周秦汉唐盛世文明风貌、中外各族文明交往等。蓝田直立人使用的“工具”遗存约距今年—年人类使用的盆、罐等
公元前年至年西周时期的钟、鼎
西周时期的玉饰
从战国到唐代的钱币展示
商(公元前年至年)
龟甲甲骨文片
汉代的鎏金铜蚕
宋朝的烙马印
唐代的面质点心
唐代人的“手办”玩具
除去以上区域,整个博物馆内最有意思的就是校园考古区。
据说从年以来,只要学校牵扯到基建工程,考古专业的教授和学生们最兴奋,因为每次都会有一定的文物发现。而今天,这些从校园里发掘的文物都被收藏在西北大博物馆内。而在长安校区,学校当年建设前,也曾考古发掘出了座汉唐墓葬,出土了大量随葬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长安地区贵族的生活风尚和丧葬习俗,成为汉唐时代长安贵族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参观建议:
1,需要提前预约,如果人流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当天去当天预约;
2,博物馆在西北大学里面,外面的车不能进入大学,开车前往的话就要把车停到学校外面,再步行过去;
3,这里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知识量太大了,建议第一次去时可以请讲解员全馆通讲,下次再去时可细细参观某个场馆;
4,我看往年暑假7月中时会随着大学一起放假闭馆,大家要去的话,最好考完试后就出发。
西北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