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过一点的后悔吗冷酷背

发布时间:2023/5/23 20:50:02   

征和二年,汉武帝正在与新欢李夫人饮酒作乐,卫子夫自杀的消息传来,汉武帝心中一痛:难道是因为他?随即大怒:贱人死有余辜。并撕碎了她留给自己的遗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卫子夫出身歌姬,以贫贱之身荣登至尊,陪伴汉武帝49年,母仪天下38载,家族为大汉立下赫赫战功,自己为汉武帝孕育一儿三女,一生恭谨克己,司马迁评价她:嘉夫德若斯!

那么她究竟做了什么,让汉武帝如此痛恨?甚至在死后也不愿意为她正名?故事还要从一个女人说起。

汉武帝的第一位妻子陈阿娇,对他能够夺取皇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助推作用,汉武帝承诺替她铸造金屋,可一旦政权稳固,立刻毫不留情的踢掉了“糟糠之妻”。

说一件可能会颠覆大家认知的事,汉武帝的母亲王姪,在嫁给皇太子刘启之前,不仅嫁过人,还生了一个女儿金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后来王姪的母亲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说:你这女儿是大富大贵之命,这肚子以后是要生天子的!

王姪的母亲非常兴奋,立刻带人把自己的女儿从婆家抢了回来,在家里呆了几年,送进了皇宫,嫁给了还是皇太子的刘启,后来才生下汉武帝刘彻。

刘启即位以后,王姪也成了妃子,刘彻在刘启的十四个儿子中排名第十,如果不出意外,这辈子基本上就跟皇位没什么关系了。

但是王姪情商很高,一看这种情况,知道必须要由自己制造点意外出来才行,于是就去拉拢汉景帝的姐姐刘嫖,也就是馆陶公主。

王姪拉拢了大姑子,跟婆婆窦太后的关系处得特别好,有了窦太后的帮助,刘彻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帝候选人。

刘彻五六岁的时候,王姪带着他去向姑姑问安,馆陶公主提议两人接亲,这样万一投资成功了,刘彻登上了大位,自家女儿就是皇后,这波操作也就不亏了。

馆陶公主就问刘彻:“你喜欢这个表姐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刘彻点头说:“喜欢!”

馆陶公主又问:“那你准备怎么个喜欢法呢?”

刘彻努力挺了挺小胸脯,信誓旦旦地说:“我长大以后要盖一间黄金做的屋子,专门供姐姐居住!”

“金屋藏娇”这个典故就这么流传了下来,后来汉武帝真就做了皇帝,他的爱好一下子就变得宽泛了起来。

事实上,王子跟公主并没有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刘彻虽然为陈阿娇建造了黄金屋,但是因为因为她的生育能力不是很强,在嫁给刘彻之后的很多年都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而且时常因为自己的母亲有功于刘彻,交横跋扈,不允许刘彻接近其他的女儿,引来了刘彻的极大不满。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建元二年,刘彻已经即位两年了,在这一年的三月上巳日,前往霸上去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就是当年刘邦畏惧项羽的势力,从咸阳跑出来屯兵的地方。

回宫的时候,汉武帝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就顺道去了平阳侯的府邸去探望。

弟弟结婚多年还没有子嗣,做姐姐的心里也很着急,就趁着刘彻来看自己的空档,准备效仿馆陶公主,选择良家女子献给刘彻。

安排好宴席之后,平阳公主把平时物色好的绝色少女全都叫了上来,排成一排,让刘彻挑选,刘彻眼光还挺高,瞅了一圈谁也没看上,就让这十几个莺莺燕燕的女孩儿下去了。

酒席正常进行,侯府里的歌舞团鱼贯而入,卫子夫就在其中。刘彻抬眼望去,一下就相中了花丛中的卫子夫。

趁着中场休息的空档,刘彻想去换个衣服,丢给卫子夫一个眼神,卫子夫心领神会,跟着刘彻服侍他更衣,就在尚衣的轩车中得到临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事后刘彻重新回到宴席上,心情非常愉悦,还赏赐了平阳公主千两黄金。

吃饱喝足后,刘彻抹了抹嘴就想离开,平阳公主一看老弟不想负责,赶紧上前劝他把卫子夫带回宫中。

刘彻扭头看了一眼卫子夫,也不好意思在自己姐姐面前做个光明正大的渣男,就点了点头,把卫子夫带回了宫。

可回去之后,刘彻就把卫子夫给忘了,直到一年多以后,刘彻觉得自己的女人太多,有点照顾不过来,于是就琢磨着遣散一些人回家。

卫子夫一看自己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索性出去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刚找到汉武帝想要主动出宫,汉武帝就乐了:“嘿,昨晚上我还梦见你呢,你别走了,这就是天意啊!”于是又临幸了卫子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也是卫子夫争气,这一回就怀上了孩子,生了个女儿,这可把汉武帝高兴坏了,自己七岁娶了陈阿娇,到现在都快二十了,一直没能生出个一男半女的,搞得刘彻都不自信了。

卫子夫这一生下孩子,刘彻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我没有问题,是陈阿娇不行!

得到鼓励的刘彻愈加勤奋,见天的往卫子夫的宫里跑,九年里生下了三个女儿。多年不孕不育的陈阿娇心里嫉妒得不得了,又担心照这个速度下去早晚生出儿子撼动自己的地位,所以想着法的要除掉卫子夫。

无奈刘彻看得太严,不好下手,于是就把眼睛盯在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身上,派人抓捕卫青,让卫子夫投鼠忌器。

结果不抓不要紧,一抓反而让卫青走入了刘彻的视线,并且因此得到了重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计不成,陈阿娇又生一计,开始求诸于鬼神了,整了一个“巫蛊”小木头人人,在上面扎针,一面诅咒卫子夫不能生出儿子,一面希望自己能生出儿子。

这件事让刘彻非常愤怒,这是要绝了自己的后啊!正愁找不着机会废后呢?真是瞌睡来了枕头,一纸诏令把陈阿娇废了,退居城郊离宫。

卫子夫子凭母贵,替汉武帝生下了长子刘据,地位尊崇,只因为触碰了不该触碰的东西,至死都不被汉武帝原谅。

陈阿娇被废之后半年的时间,卫子夫再次怀孕,这次终于生了个儿子,称帝十二年之久,刘彻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儿子,初为人父的刘彻欣喜若狂,专门修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以祭拜,为长子取名刘据。

第二年,在大臣的建议下,刘彻封卫子夫为皇后,并且大赦天下,开创了立皇后大赦天下的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自此以后,卫子夫彻底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公元前年,刘据七岁,汉武帝就把他立为了皇太子,在他成年之后,迁往太子宫时,又专门为他建了一座苑囿接待宾客,取广博观望之意,称为博望苑。

卫子夫做了皇后之后,因她一人而显贵于人前的卫氏家族也没有让刘彻失望,以卫青、霍去病为首的卫氏外戚身着戎装,挥师北上,十数次出生入死,为大汉朝谱写出戎车七次出征,北登阗颜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连山设郡的赫赫战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势力,为解决汉朝边患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卫氏一门亦获以枝属五人封侯的荣耀,更有姐姐作皇后,弟弟取公主的富贵。

随着时间的流逝,卫子夫容颜渐老,刘彻对她渐渐失去了兴趣,但仍然非常尊重她,后宫的一切事宜皆以她为首,刘彻每出巡游天下的时候,就把少府所掌宫中事由全部交予卫子夫定夺。

等到刘彻回来,卫子夫就把这些事讲给刘彻,而刘彻从来没有任何异议,有时候甚至都不用她逐项汇报,可谓荣宠信任之至。

时间同样也没有忽略刘彻,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彻开始越来越惧怕死亡,转而跟秦始皇一样,追求方外之术,寻求不死神药。

公元前92年,有个叫朱安世的游侠。“以武犯禁”,受到了汉武帝的通缉,大抵是这朱安世确实有两把刷子,过了很久都没有被抓到。

恰巧这时候卫子夫的侄子公孙敬声,擅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锒铛入狱,汉武帝正想把火全撒在他身上,卫子夫的姐夫,也是当时的丞相公孙贺为了替儿子赎罪,主动请缨抓捕朱安世。

历尽艰辛之后,终于把朱安世抓捕归案了,没想到却因此惹上了更大的麻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为了报仇,朱安世在狱中上书,污蔑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有私情,而且还在皇帝专用驰道上埋藏木人以诅咒皇帝等等事情。

此时汉武帝正在病中,正是怕死的时候闻言必然大怒,直接派有关部门彻查此案,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场大风暴。

第二年,公孙贺也被捕入狱,父子俩惨死狱中,同年四月,卫子夫的两个女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全部因为巫蛊之罪被连坐处死,连同卫青的长子卫伉及卫长公主之子曹宗一个也没跑掉。

卫家在朝堂上的势力几乎被连根拔除了。当时的宠臣江充和太子有嫌隙,眼瞅着刘彻快不行了,担心刘据继位之后给自己穿小鞋,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上书刘彻,说他的病都是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才得的。

这句话触动了刘彻敏感的神经,当即派江充彻查此事,江充大人到处掘地寻找木偶人,找到以后就用炮烙之酷刑逼周围的人认罪,冤死的人不下数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当然这些人不是江充的目标,锄头挖着挖着就挖到了太子东宫,并且如愿以偿地“挖”到了桐木人偶,太子着急去找老爹解释,却被江充带人阻拦,太子的老师石德给他出了个昏招,让他江充,还斩杀了跟江充一同办案的官员。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刘彻认为他肯定是心里有鬼才暴起杀人,刘据没办法,自己能够指挥的兵马有限,根本不是老爹的对手,就去找卫子夫求救。

卫子夫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直接行使皇后的权利,调动中厩皇后的马车装载射手,搬取武库的兵器,调发长乐宫的卫队以助太子,等于是帮着太子谋反,有理也说不清了。

刘据起兵之后,刘彻还是给了他一次机会,觉得小孩子可能是被陷害了,派了个使者去查看情况,结果这使者怕死,没敢去,直接跟汉武帝谎称太子已经造反了,还要杀自己。

这下刘彻可炸了毛了,皇权是自私的、排他的,在交接之前,连法定的继承人碰一下也是死罪,当即发兵跟刘据干了一架,刘据不是对手,兵败之后自杀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事后,刘据一家被屠戮殆尽,只有刚出生5个月的孙子刘病已,因为年纪小幸免于难,流落民间,后来还阴差阳错地继承了大统,史称汉宣帝。

卫子夫也被收回皇后印玺,禁足在寝宫之中,正在刘彻琢磨着废后的时候,刚烈的卫子夫自杀而亡,刘彻废后的诏书再也没机会下达。

卫子夫死前给刘彻写了一封遗书,详细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正在气头上的刘彻哪里看得下去,直接撕了个粉碎。

文武百官摄于皇帝的威仪,噤若寒蝉,壶关三老和田千秋等人挺身而出,上书为太子沉冤,刘彻这才清楚事情的原委,知道自己错杀了爱子,专门修建了修建"思子宫",又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

公元前89年,刘彻作《轮台诏》公开罪己,对自己一生的过失公开认错,却自始至终没有表达过对陪伴了自己49年的皇后卫子夫表达过哪怕一丝一毫的愧疚。

卫子夫纵然有千百种好处,可她唯独做错了一件事,让刘彻至死也不肯原谅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就是妻抗夫权,在刘据的事件中,卫子夫利用皇后的权力帮助儿子反抗父亲,虽然刘据是为了自保,但是卫子夫的行为已经触碰了皇权和父权社会的底线,做为人母,帮助儿子对抗父亲,作为妻子,站在儿子的立场上被判丈夫。

于私不能获得丈夫刘彻的原谅,于公不能获得士大夫的原谅,所以这场浩劫之中,谁都可以喊冤枉,唯独卫子夫不能,谁都可以被原谅,也只有卫子夫不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9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