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启功书与画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大马蜂窝,不

发布时间:2022/5/15 14:54:34   

来源文艺天下

启功秋亭闲眺

书与画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大马蜂窝,不可随便乱捅。因为稍稍一捅,即会引起无穷的争论。但题目所逼,又不能避而不谈,只好说说纯粹属于我个人的私见,并不想"执途人以强同"。

我个人认为"书画同源"这个成语最为"书画相关论"者所引据,但同"源"之后,当前的"流"还同不同呢?按神话说,人类同出于亚当、夏娃,源相同了。为什么后世还有国与国的争端,为什么还有种族的差别,为什么还要语言的翻译呢?可见"当流说流"是现实的态度,源不等于流,也无法代替流。

我认为写出的好字,是一个个富有弹力、血脉灵活、寓变化于规范中的图案,一行一篇又是成倍数、方数增加的复杂图案。写字的工具是毛笔,与作画的工具相同,在某些点划效果上有其共同之处。最明显的例如元代柯九思、吴镇,明清之间的龚贤、渐江等等,他们画的竹叶、树枝、山石轮廓和皴法,都几乎完全与字迹的笔划调子相同,但这不等于书画本身的相同。

书与画,以艺术品种说,虽然殊途,但在人的生活上的作用,却有共同之处。一幅画供人欣赏,一幅字也无二致。我曾误认文化修养不深的人、不擅长写字的人必然只爱画不爱字,结果并不然。一幅好字吸引人,往往并不少于一幅好画。

书法在一个国家民族中,既具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的经历,直到今天还在受人爱好,必有它的特殊因素。又不但在使用这种文字的国家民族中如此,而且越来越多地受到并不使用追种文字的兄弟国家民族的艺术家们注意。为什么?这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如果能找到书法艺术所以能起如此作用,能有如此影响的原因,把这个"因"和画类同样的"因"相比才能得出它们的真正关系。这种"因"是两者关系的内核,它深于、广于工具、点划、形象、风格等等外露的因素。所以我想与其说"书画同源",不如说"书画同核",似乎更能概括它们的关系。

有人说,这个"核"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它包括哪些内容?甚至应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索。

民族的习惯和工具:许多人长久共同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由于种种条件,使他们使用共同的工具;

共同的好恶:无论是先天生理的或后天习染的,在交通不便时,久而蕴成共同心理、情调以至共同的好恶,进而成为共同的道德标准、教育内容;

共同表现方法:用某种语辞表达某些事物、情感,成为共同语言。用共同办法来表现某些形象,成为共同的艺术手法;

共同的传统:以上各种习惯,日久成为共同的各方面的传统;

合成了"信号":以上这一切,合成了一种"信号",它足以使人看到甲联想乙,所谓"对竹思鹤"、"爱屋及乌",同时它又能支配生活和影响艺术创作。合乎这个信号的即被认为谐调,否则即被认为不谐调。

芥子园

国画界丹青圣手的摇篮

《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芥子园画谱》自出版三百多年以来,不断拓展出新,历来被世人所推崇,为世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

近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从《芥子园画谱》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称《芥子园画谱》为启蒙之良师,一点也不过分。

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齐白石

《芥子园画谱》施惠画坛余年,育出代代名家,可谓功德无限。何镛称此书“足以名世,足以寿世”,然也。

然而,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这个问题,由著名艺术家、现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冰先生来回答再恰当不过了。

徐冰年完成的《芥子园山水卷》的灵感,

就是来自于这本古老的教科书。

徐冰认为,这本书是中国绘画的精华与浓缩,最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核心,他说:

《芥子园画谱》就是符号的字典。

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艺术家只要像背字典一样记住“偏旁部首”、再去拼接组合描绘世界万物。

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这就是为什么《芥子园画谱》是集中了中国人艺术的核心方法与态度的一本书。”

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山水卷画论部分《画学浅说》首页,

字大行稀,绝对不用担心看成近视眼。

书中较为系统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及绘画、品画的基本技艺。绘画基本技巧介绍科学合理,浅显明了,使初学者易领会、易临摹。

画谱内容丰富,荟萃中国历代著名画家模仿作品,为中国画初学者最宝贵之画谱宝库。故此画谱问世三百多年来,风行于画坛,至今不衰。

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芥子虽小,可纳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芥子园画谱》手工仿古线装彩页版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图片可见大图)

(点击此行文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6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