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繁衍 >> 19南宋吴文英风入松黄蜂频扑秋
相思亲密关系忆旧离别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首先介绍一下《风入松》这个词牌名,它本来是古琴曲,相传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创作的,李白就有诗句说:“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唐代的诗僧皎然有《风入松歌》,调名就源于此。
而这首词的作者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是四明鄞县人),一生主要往来于苏州、杭州、绍兴三地,在苏州居留的时间最长,终生行迹不出江南。他从小就沉浸于诗词中,对科举始终提不起什么兴趣,因此,尽管身负高才,却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去博取科举出仕,而是靠给人做幕僚为生。
吴梦窗曾经担任苏州仓台的幕僚,在苏州逗留长达十二年,这也是他一生之中客居时间最长的地方。这十二年,无疑是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最眷恋的十二年。即便是十二年之后,他离开苏州,还仍然在词中一次又一次情不自禁回忆起那里的时光,“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他甚至希望这一辈子都不要离开苏州,一辈子都住在苏州。
然而,真正令他一辈子都不能忘记苏州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苏州邂逅的一位女子,还有他们长达十年的温馨爱情。这位苏姬姓甚名谁,现存文献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然而,从梦窗词中可知,与苏姬朝夕厮守的十年,应该是梦窗生命中最温暖的十年。直到梦窗从苏州仓幕卸任,离开苏州第二年清明前后,苏姬离开了梦窗。苏姬离去后,梦窗曾带着两个孩子一直追回到苏州,他想以母子之情来挽回爱姬的心,但他的一切努力,最终都付诸东流。
苏姬去意之坚决,令梦窗黯然神伤。梦窗等了一年又一年……苏姬毫无回心转意的意思。因为爱姬决然离去是在清明前后,从此,几乎每年的清明寒食,梦窗都会不无辛酸地写下相思词作。就像杨铁夫先生所云,吴梦窗“每逢清明、寒食,必有忆姬之作”。这首《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也是如此,而且很可能就是在苏姬离去之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写下的怀念之作。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梦窗笔下从此就染上了浓郁的相思悲愁。
1、吴梦窗在词史上的地位很了不起,南宋时期,吴梦窗和辛弃疾、姜夔三足鼎立;人们往往将宋代词人中的周邦彦比作是唐代诗人中的杜甫,梦窗则被比为是唐代诗人中的李商隐。到了晚清,吴梦窗更是被捧作词坛男神一般的存在,崇拜、学习、模仿他的词人占据了词坛的半壁江山:“近世学梦窗者,几半天下。”甚至有人还说,两宋词坛上,北宋以周邦彦为集大成者,南宋则推吴梦窗为尊,这并不是某个人的主观偏好,而是“四海之公言也”,是公认的词坛“排名”。
2、唐伯虎住的地方多种牡丹,每当花落的时候,唐伯虎都要将落花装在锦囊中,葬在药栏东畔,还要写《落花诗》来祭奠。
1、《点绛唇·有怀苏州》南宋·吴文英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
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2.《瑞鹤仙·秋感》南宋·吴文英
泪荷抛碎璧。正漏云筛雨,斜捎窗隙。林声怨秋色。对小山不迭,寸眉愁碧。凉欺岸帻。暮砧催、银屏翦尺。最无聊、燕去堂空,旧幕暗尘罗额。
行客。西园有分,断柳凄花,似曾相识。西风破屐。林下路,水边石。念寒蛩残梦,归鸿心事,那听江村夜笛。看雪飞、苹底芦梢,未如鬓白。
3.《风入松·桂》南宋·吴文英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
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4.《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南宋·吴文英
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莫过西园。凌波香断绿苔钱。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5.《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唐·李白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
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
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楚冠怀钟仪,越吟比庄舄。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
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因清明风雨而惜悼落花,因落花而相思,因相思而醉酒,因醉酒而入梦,因梦醒而伤怀……愁之深、思之切,情之痴,令人惆怅。
这一期,我们在梦窗的相思中听风听雨走过了苏州的清明节,下一期,我们要探访的是北宋词人贺铸,看看他笔下的苏州,又寄托了一份怎样的深情呢?
你是否也有已经不在身边但又让你时常思念的人呢?你们之间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请留言与我一同分享你心中的感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