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世界史取代辰国一名,作为三韩共同体国

发布时间:2022/12/18 0:37:38   

世界史:取代“辰国”一名作为三韩共同体国名的就是韩国?

欢迎来到百家号人影澄波浸,世界史:取代“辰国”一名作为三韩共同体国名的就是韩国?众所周知,现代韩国继承了自古代新罗以来韩半岛上历代政权的政治遗产。近年小编通过对东北亚古代政治关系史的研究认识到,从这一观点看来,韩半岛古代族群凝聚和国家认同的历程是:辰韩六部/国—十二国—弁辰韩二十四国—辰国——马韩辰王—韩国韩王—马韩辰王(灭于百济)—韩国辰王(辰韩)—新罗(辰韩、马韩)—统一新罗。

从早期新罗的政治势力谈起,前几年在参加中日历史共同研究政府间项目的报告中曾据前人成果提到:“三世纪初起,邪马台国的毗邻地区相继出现了与其抗衡的强国。其南部有狗奴国,其北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东南则有新罗势力的崛起。二者的发展对邪马台国构成了直接威胁,狗奴国还与其常有武力冲突。在这种腹背夹击的形势下,邪马台国采取了远交近攻政策,积极沟通与中国的关系,借以抵制新罗的威胁,以便专力对付南部的狗奴国。”对方有学者提出质疑:三世纪何来“新罗”,又何以能对邪马台国构成威胁?

在这个问题上,当时我的认识是:一、金富轼《三国史记》卷《新罗本纪》是从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四月赫居世即位开始记载的直到年厘定国号前,新罗国名见于史料的有“徐那伐”“辰韩六部”“鸡林”“新罗”等。有人以为三世纪初“当时的新罗大概只不过是身为三韩之一辰韩十二国中的斯卢国”,其实是过分拘泥于音写汉字而产生的误解。二、据《三国志》卷《韩传》:“景初(-)中,(魏)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

时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弁、辰韩合二十四国,大国四五千家,小国六七百家,总四五万户。其十二国属辰王。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而据同书《倭传》,曹魏取乐浪、带方后,倭女王立刻遣使请求朝献。可见此前新罗(辰韩)与倭相争,倚托的是马韩尤其是辽东公孙氏(—)的势力,现在通过对史料的进一步爬梳勘比,我的这项研究得到了拓展,更加细致、深化,同时也纠正了个别因粗疏产生的认识偏差。

深究辰韩与马韩的关系:对“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这一句,《三国志·韩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明其为流移之人,故为马韩所制。”意思如本传所记载:“辰韩在马韩之东,其耆老传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来适韩国,马韩割其东界地与之。有城栅。其言语不与马韩同,名国为邦,弓为弧,贼为寇,行酒为行觞。相呼皆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齐之名物也。名乐浪人为阿残:东方人名我为阿,谓乐浪人本其残余人。今有名之为秦韩者。”韩半岛与大陆地域毗连,动乱之际会有很多难民流入是可以理解的(见本文以下第三节)然而,据此就说辰韩是一个移民国家以至于称之为秦韩,却未免过于简单。

《后汉书》卷《三韩传》:“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然而据《三国志·韩传》:“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日辰韩,三曰弁韩。辰韩者,古之辰国也。”

可见三韩之地古代统称为辰国三韩国家早先的共主是辰王即辰韩之王。那么,上引史料中的“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后汉书·三韩传》),乃至“辰王常用马韩人作之,世世相继。辰王不得自立为王”(《三国志·韩传》),只能理解为早先作为三韩政治共同体的古之辰国曾经发生过一次政权轮替,结果就是“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马韩成了三韩共主,即马韩人当了辰王。三韩共同体的国名也因而发生了变化,因为史料明确记载“辰韩者,古之辰国也”,就是说:现在的辰韩曾经是古代的辰国;换言之,古代的辰国变成了现在的辰韩。

即政权更迭之后,原来三韩共同体的王名和国名产生了分化,“辰王”继续作为三韩共主和辰韩国王的称号,只是全都改由马韩人来担任或委任,“辰国”却重新回归成为辰韩一国的名称。那么,新建以马韩为共主的三韩共同体的国名是什么呢?史料记载“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我据此判断,取代“辰国”一名作为三韩共同体国名的就是韩国。因为,既然辰国得名于辰韩,那么,马韩代辰韩而勃兴,其主导共同体的国名理应得自马韩,然而史料却没有见到类似辰国形式的“马国”这样的名称。其实,马韩取代辰韩作为三韩共主的主要理由是“马韩最大”,这也为其提供了国名改动的最佳理由。

马韩名称中的“马”应该是取汉字训读,即读作mal用作前缀组词,表达所限定词体量的庞大,如马蜂、马熊等就是说,古代马韩意为大韩,“马韩最大”,由三韩共七十八国而其五十四国为马韩所有可以证明不虚因此,以马韩为共主三韩共同体的国名称作马韩=大韩、韩国可谓名副其实。你们觉得呢?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样的见解或者想法呢?欢迎和小编分享一下哦。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7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