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极目锐评莫让共享单车与昆虫共享

发布时间:2022/10/24 15:07:52   

极目新闻记者黄永进

实习生董彦希

随着市内出行强度增大,共享单车在城市交通中起到“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正如毛细血管运输单细胞,共享单车也将个人的出行与城市的公交紧密结合起来。但不少共享单车使用频次低,久无人骑后被昆虫“寄居”,马蜂筑巢、蜘蛛结网,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

据报道,3月10日,武汉青山本溪街的共享单车停放点,3辆单车仅靠在一起,一个马蜂窝位于其中2辆的车筐之下。该马蜂窝呈深棕褐色,呈椭圆半球体,体积比一个共享单车车筐还大,填满了从车筐到车轮之间的空间。不仔细看深褐色的马蜂窝和黑色的车筐、车轮融为一体,图片放大看还有马蜂绕着这颗硕大的马蜂窝飞。(极目新闻3月18日报道)

而被遗忘是那些被昆虫攻陷单车的共性,这并不是第一次共享单车被昆虫“寄居”,同样有网友在各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偶遇类似“奇葩”的共享单车的经历。大部分是落单的共享单车被停放在树林里、草丛边,没有被及时驶出,逐渐惹来昆虫。

据悉,共享单车在汉的管理一直是在不断地完善,年7月后,武汉市城管部门和交通部门启动第二轮调减工作,减少共享单车18.5万辆。调减后数据统计,武汉市共享单车总量为58万辆。年9月,共享单车“电子围栏”试点项目在东湖绿道启动,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给共享单车指定停放区域划定一个虚拟“围栏”,当单车被违规停放在“电子围栏”外,用户将无法关锁支付车费。违停区域停放共享单车平台会收取额外的调度费,各共享单车平台的工作人员对单车停放点的单车也有清点、摆放等管理措施。

尽管共享单车的停放管理越来越成熟,但因为个人行程的随机不可控制,依然不免有落单的共享单车,逐渐“亲自自然”,成为昆虫们的“寄居处”。而这些共享单车本身可能并无损坏,却让人们惧而远之,不仅无法再发挥出本来方便人们出行的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平台还需再派工作人员解决,遇上马蜂窝这样棘手的情况还需向消防部门救助。

跟随人的行程逐渐驶向角落的单车被人遗忘、被昆虫共享,有些“寄居者”的移除需要借助消防部门的力量,而无法得到妥善处理的被“寄居”车辆逐渐老旧、损坏,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1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