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形状 >> 专业课,英语51专业课备考经验公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今年双考上岸吉林大学前辈的备考经验!
经验贴汇集了已经上岸的前辈们备考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大家在看的时候不仅仅是看过就好了,还要知道怎么做才能少走弯路!
在备考过程中,我翻看过许多的经验贴,向各位学长学姐学习到了很多,回首来时路,也想留下一点心得体会,供以后的学弟学妹参考。
吉林大学法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推荐
个人情况
我今年是两考,民商硕士+法考。考研成绩英语51,政治76,专业课一(法理、宪法、国际公法),专业课二(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法考主观题飘过。
以下是开始考研时本人的情况:
就专业课来说,本科就读于西北政法大学,虽然期末考试成绩都不怎么样,但我认为自己的法学基础还是ok的,因为平常每学期我都会看法考的课程+上课,并没有背诵太多的概念,所以此次备考过程中,理解性的问题不多,主要在概念的记忆方面;
政治方面,高中是文科生,自我感觉政治基础还是很不错的,但可能正是由于这种过于自信导致政治低于自己预期;
英语都是教训,我英语水平不好,高中学习时全靠老师督促,上大学之后完全放飞自我,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英语越不好便越不想学,越是不学就更加不好,导致此次考研英语可以说是巨大失利,考完已经有感觉考砸了。
考研时间线
我是4月份开始正式备考吉林大学学硕的,三月的时候准备报考法硕,并没有选择学校。
4-6月
这个阶段因为还有课要上,每天学习应该在6—8个小时,每天七点起床,十点回宿舍休息,有课则上课,无课就待在自习室读参考书目,每天有1h背英语单词。
6月下旬就要准备期末考试,考研学习也就减缓了脚步。这个阶段专业课学习主要就是通读教材,整理思维导图和笔记,按照自己的理解适当补充笔记。到六月底我基本上结束了一轮通读教材。
对于刑法我感觉自己学的还不错,就对比着立实法学考研笔记和资料(本人不擅长记笔记)加以补充结束了一遍背诵。
7-8月
暑假在家学习,自己明显有所懈怠,总会有一些杂事干扰,学习效率并不高,每天学习有4-6个小时,并且有一个半月的时间都是在低效率的准备法考。
此时也开始了专业课的背诵,两个月才背完了法理学一门,可见效率多么低下。这个时候也做了两篇真题阅读,感觉不是特别难,做的还可以,就放松了英语的学习,长难句也没有学习(考完的心情:很后悔!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一定不要自以为是,好好学才是王道!)。
9月-考前
9月10日返校后才算是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每天学习10h。
10月之后,自我感觉有很多不足,就取消了回宿舍午休,简单在图书馆睡一会儿。此时,每天学习有12个小时以上,早上6:15起床在自习室,然后和室友一起去图书馆最早22:30回宿舍,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这个时候是整个大学期间最充实的时光。
第一轮背诵需要接近2个月,第二遍需要1个月,后期基本就是半个月一轮。大家刚开始背诵一定要放平心态,记不住是正常的,多次重复背诵理解后就会好很多。
公共课教训
我愿称我的公共课都是由于过于自信而失利,政治是自信于自己的基础很ok,英语是自信于目标定的不高轻易可以达到。
高中文科生,政治历史基础都不错,几乎都是78+。暑假做了一套往年的政治客观真题,年份忘记了,得了42,然后就延迟了政治的复习。
9月中旬后开始正式复政治,二倍速跟着徐涛精讲过了一遍精讲。后期跟着腿姐学,发现很多大题和高中重点还是有出入的,尤其是近代史部分重点有很大不同,时政部分也是又多又杂,所以建议学弟学妹高中是文科生的话不要自持文科生政治历史基础好就很迟开始复习,还是要早些开始复习。
英语满满的都是教训,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我给自己英语定的目标不高,所以对英语的学习并不上心。计划阅读34分,新题型6分,完型填空5分,翻译6分,小作文7分,大作文14分,每一部分上下可以浮动2-3分,没想到除了阅读考的还可以,其它都往下降了。
总结起来,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太晚,并且每天分配时间不足,每天不超过俩小时。各位学弟学妹视自己的基础妥善安排时间。
专业课经验
对于专业课我有一些经验,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霍姆斯大法官的名言:“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但我认为应该是先具备逻辑之后再用经验进行完善补充。
学习法学必须要有逻辑,就像高中学习数学一样,构建整体大的框架,然后再填补每一块具体的知识。对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法理学这种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更是如此。这里我推荐使用立实法学师兄师姐编写的笔记,我当时备考就用的这个,这个笔记每一章节开始都有一个框架体系,省去了大家自己做思维框架的时间。
比如民法学,作为初入法学的我们,暂时先不要考虑大家们对民法体系构建的争论,完全可以按照现有民法典的体系或者教材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梳理脉络后:
先把民法分成:总则编、人格权编、物权编、债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
然后比如物权编再细分成:物权总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
再把用益物权分成:概述、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
再对每一个权利进行细分,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要了解它的概念特征以及它的内容、权利的取得与灭失。
除了要有逻辑外,备考还要掌握自己的节奏,我建议背诵六七遍,因为背少了容易忘,背多了也是重复。但背诵前一定要精读两遍,每一次精读的过程中,都会有进一步的领悟。如果购买了立实的笔记,后期也可以直接背笔记,教材和笔记相互参考,效果很好!
此外,万事开头难,背诵也不例外,第一遍背诵的时候会比较慢,像法理宪法国公刑诉法基本上七天才能背诵一遍,民法刑法要14天左右。之后两轮基本上法理宪法这种一周能背两科,民法刑法一周背诵一科。三遍过后就会好很多,法理宪法这种少一点的科目两天就能背诵一遍,民法刑法也只需三四天。
考吉大学硕要同时考法考吗?
我当时参加法考是因为我觉得,吉大考研专业课六门,覆盖了法考的很大一部分分值,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同时准备法考,没有通过也可以积攒一下经验。而且大家在双考备考的时候一定要有侧重,比如我在备考的时候就是侧重于考研。
下面邀请另外一位今年上岸吉大但没有法考的前辈来和大家说一下她为什么没有参加法考:
1、首先是我认为自己准备不完
在这里需要明确,学硕考试和法考本身考察内容有很大的差距,法考本身是对具体制度的考察,是对法规范掌握的衡量;学硕考试涉及的大部分是概念和学说性质的内容,很多时候不会具体的考察法条掌握情况。
如果双考同时准备,要求的就是你同时要掌握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规范内容,这是很大的工作量。
法硕本身就更加贴近法规范的考察,所以才会有所谓过“双考”,如果各位同学觉得自己自身能力足够的话确实也可以考虑过法考。
2、其次是因为法考时间
法考现在拆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场考试,正常来说是在九月到十月两个月左右完成。而由于疫情原因,主观题考试更是被拖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正是你考研复习的冲刺时间,说实话这个时候同时准备两个考试,不仅背诵内容多,压力更是很大。
当疫情这个不确定因素还没有消失的时候,法考的时间改变很有可能会打乱你整个学习计划。
同时学硕在研究生期间每年都可以报名法考,与其图一时之快,不如稳扎稳打,先上岸,上岸后法考也总能过的。
如果还是决定要双考,那大家也可以往下看我的法考老师推荐!
法考老师的选择
因为我重点放在考研上面,法考并没有怎么准备,所以只能是尽我自己的了解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民法:本科时的民法是张翔老师给我们上课,我的基础还算可以,所以这一次法考时我就没有看民法的课程。
刑法:跟的是柏浪涛老师,如果刑法基础不太好不建议准备法考或者看课,因为很容易把刑法理论搞混,我是原本打算考刑法学硕士,本科时学了四要件也看了张明楷老师的“太皇太后”,现在看来,没有一点基础,法考和考研的刑法很难两全。
法理、宪法:都是看的马峰老师,强烈推荐,有趣又有干货。
刑诉法:本科时看了左宁老师的课,此次跟着向高甲老师,对于我们考研的学生,向高甲老师更好一点,因为他的口诀很好背,理论性也和考研更近一些。主观题强烈推荐他的法条定位,救了大命。
其他科目:没有听老师的课,全靠本科时的底子(说明西法大教学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哈哈哈哈哈)
主观题背诵卷:一定要买,详略得当,适合背诵
整体看下来,我学习法考的有效时间只有多个小时,在法考客观题前一周突击复习了一下,主观题只准备了一天,全靠考研期间的知识以及大学底子侥幸通过。
所以对法考重视,但不要害怕,毕竟法考只是以后从事法律职业的入门门槛,进去之后可是真正面临困难。
而且读研之后还有机会再去考,不需要那么焦虑!
最后我想说的是,学弟学妹们看到我这篇经验贴,你心中大概已经有了答案,勇敢下定决心,然后向着目标前进,一定能够到达终点。掌握方法可以让你走得轻松,但迈出脚步才是成功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当你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今年侥幸上岸,也和你们一样搜寻过无数篇经验帖,询问过许多学长学姐,非常感谢他们的分享,让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更加坚定的迈出步伐,希望你们也能在这收获一些东西。如果非要我对经验进行提炼,那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
交流群
QQ群号
23法学考研交流群
23法硕考研交流群
23中南财大法硕交流群
23西政法硕交流群
23吉林大学交流群
23人大交流群
23华政法硕交流群
23法大法硕交流群
23西法大法硕交流群
23对外经贸大学交流群
23四川大学交流群
小果师姐
立实法学考研编辑
___扫码添加师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