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习性 >> 为什么农村的老人常说,七月蜂八月蛇
“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抓不得”!农村老人口中,这句代代相传的俗语,是根据什么而来的?
俗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俗话说”,是一种通俗的说法,或者是当地习惯、流行的说法。一般来说,俗语都是经过经验的积累、时间的沉淀而来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或传统的意义。
既然俗语都是经过经验的积累、时间的沉淀而来,并且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农村的老人们常说的“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抓不得”,这句俗语也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并且带有一定的警告性。
一、为什么“七月蜂”抓不得?首先:“七月蜂”中的“蜂”,多指马蜂和胡蜂等个体较大,毒性较强的蜂类,而并非蜜蜂。这类蜂的攻击性较高,并且数量众多,对人的危害性较大。
很多朋友看到这儿可能感到疑惑了,可能会问“马蜂和胡蜂难道不是一种蜂吗?”
从广义上来说,马蜂和胡蜂包括黄蜂,都属于胡蜂科,但是细分之下,它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马蜂的巢多呈斗笠状且为单层,常筑于房檐、树枝等能悬挂住蜂巢的地方,而胡蜂的巢多为葫芦形或球形,常筑于地上、地下或树洞中。另外,马蜂胸、腹之间的间隙较大,而胡蜂胸、腹之间的间隙较小。
其次:“七月蜂”抓不得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蜂类属一年多次繁殖,它们一年中可繁殖到6代。
由于各地的气温不同,马蜂、胡蜂在野外开始筑巢的时间,一般在4月至5月中旬,并产下第一代卵。
到了七月,它们的蜂巢已初具规模,并且到了产卵的高峰期。这时它们不但数量猛增,而且因到了产卵高峰期,变得食量大增、脾气暴躁,并具有很大的攻击性。
这时,蜂巢一旦受到攻击或遭到破坏,群蜂便倾巢而出,寻找可攻击的目标,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说“七月蜂”抓不得。
二、为什么“八月蛇”抓不得?说到蛇,很多人对它很敏感,甚至有一种恐惧心理。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在野外遇到蛇时,除了快速逃离外,还会主动去击打它们。
不过,到了8月份,如果在野外遇到蛇时,最好不要去击打它,更不要去抓它!
首先:8月份的高温天气,使蛇类变得异常活跃,并且行动比较迅速,如果去击打或抓它,不小心反会被它咬伤。
其次:根据地理位置、温度不同,生活在我国的蛇类,从10月中旬开始陆续进入冬眠期。当然,在一些温度较高的地方,有些蛇类全年无冬眠期。
对于有冬眠期的蛇类,从8月份开始,它们就要进入觅食的高峰期,开始储存脂肪,为顺利度过冬眠期做能量保障。这时,它们除了增加觅食次数外,也更具有攻击性。
另外:虽然蛇卵的孵化周期,从几天到8个月不等,但是大多数蛇类的孵化周期在2个月左右。它们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产卵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孵化出幼蛇。
当幼蛇孵化出壳后,蛇类出于护仔的天性,变得脾气暴躁,并且具有极高的攻击性,甚至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其他动物。
综于以上三个方面,大部分蛇类到了8月份,都具有极高的攻击性,并且活动量增大、动作迅速,所以“八月蛇”也抓不得!
三、为什么“九月黄鳝”抓不得?说到黄鳝,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它的各种吃法。的确,黄鳝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淡水无鳞鱼!它不但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同时还有一定的食疗、食补作用。
至于为什么“九月黄鳝”抓不得,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黄鳝和大部分鱼类一样,属冷血变温动物,当水温低于10℃时它们会停止觅食,水温低于5℃时会逐渐进入冬眠状态。
当9月来临,随水温开始慢慢下降,黄鳝也进入了一年中的第二个觅食高峰期。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能量度过冬眠期,从9月份开始,它们的摄食量增大,并且觅食积极,攻击性增强。这时人们捕抓黄鳝,更容易被它咬到,从而引起细菌感染。
其次:黄鳝也具很强的护仔性,当它们进入繁殖期或保护幼仔时,也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虽然黄鳝的繁殖高峰期,是在每年的6至8月份,但受地理位置和特殊水域水温影响,每年的4至9月都是黄鳝的繁殖期,只是其他时间段比高峰期的繁殖量少很多。
当9月份的黄鳝还在繁殖或护仔时,它们的攻击性也特别强,抓它时也容易被咬伤。
另外:据民间传说,有一种黄鳝叫作“望月鳝”,它具有很强的毒性,甚至比大部分毒蛇还厉害。而在这些“望月鳝”中,9月16望过月亮的更是厉害!传说中,如果人误食了“望月鳝”,或不小心被它咬到,根本就没有生存的几率。
当然,关于“望月鳝”,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至于它是否真实存在,是否真的那么厉害?虽然现在还没有科学的解释,但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俗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以上就是“九月黄鳝”,为什么抓不得的原因。
好了,关于为什么“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抓不得”的原因,就和大家聊到这儿。
如果您有好补充及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最后,在此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一个解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