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差,绝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可耕地面积不到五分之一,而且土地之贫瘠世所罕见,更要命的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然而,就是在生存条件这么恶劣的土地上,以色列人创造了令人咂舌的奇迹,许多农产品的单产量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的奶牛单产奶量居世界第一,平均每头产奶公斤,鸡年均产蛋个,棉花单产居世界之首,亩产近公斤(中国为公斤),柑桔亩产多达3吨(中国为0.5吨),西红柿亩产20吨。由于单产高,以色列居然是个农产品出口大国,有“欧洲的厨房”之称,每年向欧洲出口大量的蔬菜和水果。不仅如此,这个干旱的沙漠国家还成为仅次于荷兰的世界第二大花卉供应国。年,以色列农业总产值为55亿美元,其中,农业出口占了40%,达21.72亿美元,也就是说,以色列平均一个国民贡献了世界上1.7个人的食物。而以色列取得这样的成就,不是靠破坏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因为它也没有可破坏的环境了,其根本是靠科技兴农。
以色列曾经和中国一样,使用了大量普通农用化学品。后来他们意识到这对人的危害,开始研发生物杀虫技术,培育出既能消灭某种害虫又不会损害作物本身的生物天敌。比如针对吃草莓的害虫,他们用一种蜘蛛吃这种害虫,或者利用马蜂消灭橙子的害虫。再比如以色列一家公司还研制出了可以产生紫外线阻止昆虫的聚乙烯薄膜。以色列严重缺水,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和利用水资源,以色列人发明了滴灌技术,装有滴头的管线直接将水和肥料送达植物的根系,大大节约了水和肥料。所有灌溉方式都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控制,灌溉系统中有传感器,它能通过检测植物的茎果的直径变化和地下的湿度,来决定对植物的灌溉量,这样可以节省人力和水资源。雨水在以色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收集有限的雨水,他们在麦田里装了一套系统,可在降雨时收集雨水。由于缺少肥沃的土壤,以色列人并没有大量施用化肥,而是开发出一种新“土壤”,这种“土壤”是在度高温下烧成的,具有良好的通风和保湿功能,可以高密度种植农作物。自二战后立国以来,以色列的农业生产增长了10多倍,而每亩地的用水量仍保持不变。靠着农业高科技,以色列给传统的农业带来了质的革命,二战前是一片荒漠的内盖夫地区(以色列所在地),现在已经出现大片的绿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