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种类 >> 警队中的战地记者人民资讯
“深入再深入,贴近再贴近,脚下有泥土,笔底接地气!”5月17日上午,气温走高,辅警李泽旭跟随民警去工地宣传防疫工作,走了几个工地,两脚都是土,一身全是汗……
李泽旭是沈阳市公安局苏家屯分局政治处新闻中心的辅警,他每天走街串巷,深入民警执勤一线,与各式各样的人面对面接触,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用手中的笔、肩上的相机记录着一线民警、辅警的工作过程,被称为警队中的“战地记者”。
奔波一线采访抗“疫”暖心事
“他们是我的战友,也是人们眼中的英雄。我要用手中的相机和笔记录他们工作的身影,用文字、图片和视频为他们加油鼓劲。”5月17日上午,李泽旭与苏家屯分局的民警们异常忙碌,最近沈阳市出现疫情,公安安保工作更繁重,排查隐患人口、引导居民居家隔离、特殊卡点执勤堵控现场等地处处都是公安民警工作的场景。
“我们每个人都是阻击疫情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公安战线的专职宣传干事,我们要走在前、干在前、宣传在前。”李泽旭年入伍,退伍后,于年12月考进苏家屯分局,此前,苏家屯分局新闻中心没有专职宣传民警,李泽旭便主动承担起宣传工作的重担。
今年年初疫情期间,李泽旭每天穿梭在17个派出所和3个“疫情”监测点,深入一线采访挖掘新闻线索,一个多月开私家车跑了多公里,用相机记录下战友们抗击疫情的感人画面和服务群众的真情瞬间。他采写编辑的《警灯护航,助力口罩厂生产》《盛京义勇,最美逆行志愿者》等新闻阅读量突破百万。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春和联系厂家帮助种植户购买包装箱,解群众燃眉之急。李泽旭实地走访,第一时间在《沈阳日报》刊发,被多家中央媒体转发。
几年来,李泽旭累计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发稿余篇,为公安宣传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警配合60年“黑户”拿到户口簿
“公安宣传工作宣传的不仅仅是某一个民警和事迹,更是传递一种正能量。”李泽旭介绍说,在去年的一次下基层采访中得知白清派出所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排查出前来投靠亲属的60年“黑户”吴某某,分局决定帮助他在苏家屯落户。李泽旭联系负责调查落户的民警孙艳萍,一同赴外地为老人的落户调查取证,协助记录下每一个调查片段。在当地派出所的帮助下,他们两天走访6位见证人,详细制作6份询问调查笔录,李泽旭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瞬间。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单位,第一时间将落户需要的视频和图片整理汇总。经过上级相关部门的审批,吴某某的户口终于办了下来。
李泽旭经常随警作战,现场记录民警破获电信诈骗、抓捕逃犯、安全保卫等实时情景,留下大量珍贵资料。“抓捕嫌犯的时候,他双手端着相机比我们冲得还快。他就像侦察员一样闻警而动、随警作战,把对公安事业的炽爱与热血倾注笔端。”一线的战友这样评价李泽旭。
挖掘“英雄”记录下感人的瞬间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公安工作更需要典型引领。李泽旭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实地采访战友的感人故事。
年9月,时任姚千派出所所长的韩成不顾大马蜂围攻救下女童,背后被叮了13个大红包。李泽旭马上实地采访附近村民,连夜撰写新闻通稿,在《沈阳日报》一版等媒体发布,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年3月,韩成被沈阳市评为年度首批最美沈阳人。
近日,社区开始组织居民疫苗接种,临湖派出所孔雀城幸福社区有着34年党龄的军转干部孙学安积极组建“盛京义勇”平安志愿者“复转军人突击队”。李泽旭得知情况后多次深入一线采访,生动、详实地记录下“突击队”在疫情防控中忙碌的画面,及时撰写新闻通稿并邀请媒体实地报道。
6年来,李泽旭笔下出现了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李春和,省优秀人民警察金智波,沈阳市“我最喜爱的公安民警”、最美沈阳人荣誉称号获得者韩成,沈阳市十大标兵女警孙艳萍,沈阳市十大“最美家庭”标兵户杜鑫,省优秀共青团员孙浩等十多位先进典型人物。李泽旭说:“这是我的职责和使命,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本组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李欣采写
本文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