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此植物,农村娃看到都躲开,却全身都是宝,

发布时间:2022/9/20 16:32:11   

农村这种树,很多人都不敢碰,却全身都是宝,其汁液高达元一斤,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

作为在山区农村土生土长的我,小时候对我来说,翻山越岭可谓是家常便饭,除了放牛、砍柴之外,还有就是叫上几个玩的比较好的小伙伴,满山去抓鸟、摘野果,捅马蜂窝,就连那恶毒的蛇虫鼠蚁也阻挡不了我们在山间乱窜,然而,却有一种植物是我们最为忌惮的,只要见到它,就要躲得远远的,它简直就是我们童年的噩梦,而它的名字就叫“漆树”。

从小,大人们就告诫小孩子不可以碰这种植物,只要一不小心触碰到它,接触到人的手和脸等裸露的地方,就会长出一些密密麻麻的丘性皮疹,而且又红又痒,最起码要一周时间才会慢慢消退,有些时间一长,还会使肤色变深变黑,起痂,确实影响美观不说还使人痛苦万分,我见过好几个人沾上漆树的浆液皮肤红肿溃烂,真的很恐怖,因此,我们见了就会躲开,如果不小心触碰到漆树后,我们还要口里念道“你是七,我是八,左手磨刀右手杀”,就像民谣一样,至今还是口熟能详。

如果不小心碰到它,而引起了皮肤红肿,痒痛的症状,在我们当地的方言叫“生漆”,但此生漆不是彼生漆,生,是长的意思,就是身上长出一粒粒又红又痒的皮疹叫漆,所以称为生漆,那时候,我特别纳闷的是,我爸爸也经常碰漆树,甚至直接徒手折断它的树干都不有事,我便问我爸“你碰漆树怎么都没事啊?”我爸淡定地说:“我不怕它,只要不怕它就没事了。”年幼的我哪知道“不怕它”真正的含义啊。于是有一天,我便壮着胆直接折断漆树,口里还默念:“我不怕你,我不拍你”,结果还是悲剧了。

从那以后,我对漆树一律敬而远之,印象至今甚为深刻,后来,我才意识到所谓的“怕”与“不怕”只不过是对漆树过敏不过敏而已。但漆树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最大的用途就是它的树脂能够作为天然的涂料使用,其实从名字上来看,就应该能和油漆扯上点关系了,漆树的树皮被割开之后会有白色的液体流出来,这些白色的汁液接触空气之后会产生氧化作用,变成褐色而生成漆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漆。

生漆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但是取生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割漆的时节一般最好是每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这段时间农户会准备好干粮,带好割漆的工具进山,一去就要四、五天时间。虽然,树皮的乳汁(生漆)对人体有害,但其用途十分广泛,它可以用作军工、化工、纺织、轻工、造船、机电以及工艺制品等方面的重要涂料。

正因为其用途广泛,因此有农民大量种植它,生漆具有防腐蚀,防锈,不氧化,耐酸,耐醇,耐高温等特点,被常用于搪瓷涂料或高档家具涂料等,其颜色平静而大气,据网上报价,如今野生漆树的汁液价格已经高达元一斤,除此之外,它的种子还可以用来榨油,可供食用,种子价格每斤可达70元,它的木材十分坚实,是一种非常好的建筑材料,果皮可制蜡,做成蜡烛和蜡纸,叶子可以提炼烤胶,同时根部还可以做成农药,说它全身都是宝一点都不为过。

其实,在我国古代都已经发现漆树的作用价值了,在古代主要用于家居、日用器物、及工艺品、美术品等涂漆,涂漆之后的器物经久耐用,称之为漆器,在中华文化中,有关漆器的文化也占据了不小的地位,生漆所具有的粘结力、装饰性以及保护性使得漆工业得到了起源和发展,因此,漆器也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它的作用还不仅仅于此,在医学上也是一味治病良药,漆树的别名也很多:染山红、臭毛漆树、山漆、山贼仔、痒漆树、擦子树、漆木等,分布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常生长于山脚、山腰向阳处,根、叶、树皮及果都可入药,功能主治平喘、解毒、散瘀消肿、止痛止血等,常用于哮喘,急、慢性肝炎、胃痛、跌打损伤、外用可治骨折、创伤出血,用法:捣烂敷患处。

从古方和民间的应用来看,漆叶的药用价值是不容被忽视的,漆叶的药用始载于宋朝《本草图经》,历代本草《陆川本草》、《本草逢原》等均有记载,主治五尸老疾、杀虫。另外将漆树漆叶洗净烘干,研为细末外用治疗外伤出血、疮疡溃烂,并可治漆中毒,漆叶在传统中医中为少常用药,但在漆树产区及民间应用广泛,且确有疗效。

想不到这种很多人都不敢碰的漆树,连农村娃看到都躲开的植物,却全身都是宝,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如长在你的家乡,请珍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6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