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生活环境 >> 近期连发绵阳多人中毒快检查你家有没有
盛夏时节
又是蛇、虫出没的高峰期
连日来
医院每天接诊数例
被蛇虫咬伤的病人
此外
还有蜂蜇伤、误食毒蘑菇
……
奶奶请全家人吃“山珍”
结果都中毒了
7月11日下午,家住安州区黄土镇的王奶奶把她精心准备的“好东西”——一大盆野生蘑菇端上桌,香味顿时弥散开来。一家人吃着滑嫩爽口的野生蘑菇赞不绝口,一大盆蘑菇很快见底。
谁也没料到,到了后半夜,一家人陆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口唇发麻等症状,到医院后,被诊断为野生菌中毒。医院中毒中心治疗后,均无大碍。
随着雨季的到来,绵阳又开始进入野生菌蓬勃生长的季节。野生菌种类繁多,市民购买和食用时一定要谨慎。
医院急诊科主任杨许莲介绍说,若吃了野生菌菇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带上样品,去医院寻找专业医生的帮助。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就要躺板板”看了这条视频你还敢乱吃野生菌吗?↓↓↓视频来源:湖北日报
四川省和重庆市常见毒菇图谱
各位小伙伴一定要仔细看,认真记!
图源:绵阳市疾控中心
大叔工地劳作不小心被“白娘子”吻了
前几日,51岁的李大叔在工地劳作时,左手被一条“烙铁头”毒蛇咬伤,整个手部快速红肿,情况危急,家属急医院。
目前,李大叔经过伤口处置、抗蝮蛇血清治疗、肝肾功能保护、消肿、止痛等治疗后已出院。
被蛇咬伤怎么办?1、立即拿出手机拍照。照片能帮助医生在后续治疗时更快分辨蛇的类型,及时用对应蛇毒的血清解毒。
2、进行简单的院前处理。冷静进行伤口排毒并结扎、排毒;不要惊慌,忌讳乱跑,快速运动会让血液循环加快,很容易让蛇毒蔓延到全身,加重病情。
3、别用嘴吸伤口。有些电视剧中,会出现用嘴吸蛇毒的镜头,但蛇毒通过口腔会散播得更快,如果施救者口腔内有小伤口,就会导致中毒。
大姐在自家杂物间被马蜂蛰伤
近日,安州区界牌镇的张大姐在自家堆柴的杂物间被马蜂蜇伤。伤后没过几分钟,张大姐伤处除了又红又痒又痛,还出现全身多处红疹、头晕等症状,家人立即拔打了,张大姐被送到了医院急诊科。所幸因救治及时,张大姐已无大碍。
蜂蜇伤应如何处理?1、蜂蜇伤后立即用消毒过的针头或者注射器挑出毒刺,避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蜇伤后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加重肿胀。
2、伤口用水冲洗,对刺伤的皮肤进行冷敷,减轻患者的疼痛,减轻局部创面的水肿。
如为黄蜂蜇伤,其毒液为碱性,可涂食醋;若是蜜蜂蜇伤,其毒汁为酸性,局部敷5%苏打溶液、肥皂水或3%氨水溶液。
3、如果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手足麻木等症状,医院治疗。
7月12日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夏季预防食物中毒的风险提示
一、谨慎食用凉拌菜
夏季到来,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吃爽口的凉拌菜,但是凉拌菜采用冷加工,易受致病微生物污染而导致消费者产生腹痛、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胃肠道疾病。
?在外购买凉拌菜应尽量选择储藏条件较好、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熟食卤味店,并注意店内从业人员健康证公示情况;不要购买路边流动摊贩常温裸装销售的散装凉拌菜。
?家庭自制凉拌菜的,要采购新鲜、卫生的原料,能加热的原料彻底加热后用凉白开进行冷却,加工过程的刀具、砧板、餐具等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凉拌菜一次购买量、制作量不宜过多,一餐食用量即可,未及时食用完毕的,应在5℃以下冷藏,但也不应超过24小时,以防止腐败变质。
二、安全食用菜豆类
夏季是四季豆、芸豆、刀豆、豆角等各类菜豆大量上市的季节,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的作用,进入人体后发挥生物作用导致食用者中毒。通常情况下,充分加热能够破坏其毒素,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但如果菜豆烹调时加热不彻底,食用后就会引起中毒。
特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等集体用餐单位食堂就餐人数多,菜品一般用大锅加工制作,容易造成菜豆在制作过程中受热不均、生熟不均,常常没有彻底烧熟、煮透。预防菜豆中毒最有效的措施是烧熟煮透,充分加热,切忌急火短时嫩炒。
三、健康食用海鲜
海鲜本身带菌量较高,其蛋白质分解很快,死的或腐烂变质的会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食用后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不新鲜的海鲜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同时,夏季多见海洋赤潮,容易污染贝类。消费者不要购买被赤潮污染的贝类等海产品,选购活贝后也应尽快烹调。在制作贝类前要在清水中浸养一段时间,并定时更换清水,使贝类自行排出体内的毒素。在加工贝类时,应将其内脏、生殖器等剔除,并彻底烹煮,以降低食用风险。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
四、不要食用野生蘑菇
夏秋季是野生蘑菇生长的旺盛期,有些市民喜爱采摘、购买、食用野生蘑菇,但其鉴定需要丰富的专业植物分类学知识和条件,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不可轻易相信。而且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因此,广大市民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和一些宣传资料上鉴别有毒野生蘑菇的方法,勿采、勿买、勿食野生蘑菇。有采食野生蘑菇习俗的地区,消费者切勿采集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自办宴席、建筑工地食堂等消费者集中区域,不得在食材中使用野生蘑菇,以防群体性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五、不要食用霉变的水果
夏季温度高,水果容易发生腐烂变质。当水果开始腐烂时,就会滋生细菌、霉菌,产生的细胞毒素会在食物里扩散,即便看起来没有烂的部分很可能也已经霉变了,食用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
六、针对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的特别提示
中小学、幼儿园食堂禁止制售或外购冷加工的裱花糕点(奶油蛋糕、生日蛋糕)、沙拉面包等高风险食品,禁止加工制作四季豆、野生蘑菇、鲜黄花菜、发青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转发扩散!
提醒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
你还知道哪些不能吃的野菜?
留言区提醒大家吧!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安峥
综合: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朱雅馨责编:梁丹蕾审核:刘益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点这里让更多人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