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中秋夜舟山这位新居民远在异乡如此过节

发布时间:2022/10/26 13:59:22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9月13日傍晚,普陀沈家门街道的包子店老板邹文章驾车回到店内。之前,他刚在墩头社区一户居民家的屋檐下摘掉一个马蜂窝。

这个马蜂窝困扰了居民许久,进进出出觅食的马蜂让人提心吊胆,因此在中秋节这天向大干新居民灭蜂队的志愿者求助。

灭蜂队志愿者邹文章负责普陀片区的灭蜂行动,接到求助后他立即驱车前往。看到马蜂窝不算大,他就只身一人攀援上去,将其摘除。这样的工作,他已经不知干过多少次。

“这真不算啥,只要居民有需求,我们一定会帮忙的。”邹文章说,“创建文明城市,是为了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不让他们受到马蜂骚扰,也是为创城助力嘛。”

大干新居民义工队,是创城行动中一支特殊的队伍,多名志愿者都是在舟山的新居民。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创城行动中,时常能看到这些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不求回报,积极助力创城的行为,为舟山新居民赢得了良好口碑。

和两名工人一起收了店铺的生意,邹文章简单为自己弄了些饭菜。

“前段时间,我老婆因为车祸受伤,回老家休养去了,这边就剩下我一个人,所以也不用管过不过节,随便弄点吃的就行。”月亮升起,圆如银盘。这个42岁的中年汉子平淡的语气中不无遗憾。

邹文章来自安徽安庆,年到舟山,在沈家门开包子店,这一干就是15年。“前些年,我也和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一样,在他乡拼命苦干,想出人头地。但我们这些外乡人,难免会被一些人看不起。”邹文章说,年左右,大干新居民义工队成立,他成为一名志愿者,经常跟着队长杨秀青去帮居民摘马蜂窝,获得了不少赞誉和认可。

要真正融入这个城市,首先自己要认可自己,再是要用行动赢得口碑。创城开始后,邹文章做志愿者的时间愈发长了。他每天凌晨2时起床,打理店铺生意,中午休息一会儿,有志愿者活动从不落下。有时接到居民灭蜂求助,店里生意再忙,他也会赶去。

离得不远,邹文章就骑电动车去,路远,他就会驾着自家那辆大众途观去。旁人看他开着一辆价值20多万元的车来灭蜂,有时也挺惊讶。“常有人问我,你们灭蜂赚多少钱,开得起这好车?”邹文章说,“我回答义务灭蜂,别人还有些将信将疑,其实油费都是我自己贴的。”

吃过晚饭,邹文章掏出手机,拨通视频通话,很快传来一对小兄妹的笑闹声。向家中老人一个个问候,听着儿女叽叽喳喳说话,邹文章喜笑颜开。老家的中秋宴虽不算奢华,但胜在“团圆”两字。可惜这场中秋宴,邹文章只有看的份儿。

“春节回老家后,我还没回去过。儿子和女儿都在老家读书,我每天只能用视频看看他们。”邹文章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只有长年离家的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真味。

(原标题《志愿者在行动|中秋家宴,家人吃着我看着》,原作者俞浙前。编辑何伊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1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