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

马蜂窝我们不生产内容,我们只是点评的搬运

发布时间:2022/9/5 13:54:44   

近日,一篇题为《估值亿的马蜂窝竟是一座僵尸和水军构成的鬼城?》的文章在网络上刷屏。

文章称,作为一家主打用户生产内容的旅游网站,马蜂窝的万条“真实点评”接近于核心资产。然而,经过数据分析,马蜂窝上有个抄袭账号,合计从携程、艺龙、美团、Agoda、Yelp上抄袭搬运了万条餐饮点评与万条酒店点评。也就是说,所谓万“真实点评”中有万条数据是通过机器人从点评和携程等竞争对手那里抄来的。

文章更以缜密的数据列出多条“抄袭实锤”:

这些抄袭账号出现了很多自相矛盾的现象,忽男忽女,忽南忽北;

一些评论搬运自Yelp上的英文点评,直接调用Google翻译接口,还把“简明英汉词典”的前缀给搬运了过来;

这些抄袭账号活跃在各种官方的抽奖之中,成为各种“幸运得主”;

马蜂窝的大部分用户集中在周中和上班时间写点评,一到周末和非工作时间就呈断崖式下跌。

截止目前,马蜂窝官方尚未对此次事件进行正面回应,然而在笔者看来,面对如此实锤,这次马蜂窝恐怕真的很难做出有力的回应了。

在此次抄袭事件中,我们再次看到了网络爬虫的强大之处。网络爬虫,又被称为网页蜘蛛、网络机器人,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网络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

例如,创业公司想做个旅游网站,自己一穷二白毫无内容可言,怎么办呢?爬虫这个大杀器就被拿出来。只要网上有的内容,爬虫就可以“看到”,可以复制和粘贴,从各大网站抓来内容填充自己的网站。只要抓取几天,一个像模像样的网站就可以制作完成,真实用户来以后,也不会发现破绽。不少创业公司的基础内容(或者巨头的创业项目),都是网络爬虫来完成。

马蜂窝创办于年,以做攻略社区起家,用户会在社区里分享旅游贴士,并购买定制的旅游产品,据称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3亿,提供覆盖全球6万多个目的地的旅游攻略及产品预订服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

年10月,蚂蜂窝宣布获得今日资本万美元投资及万美元无息贷款。

年4月,蚂蜂窝宣布获得启明创投和今日资本1万美元的投资。

年1月,蚂蜂窝宣布获C轮融资,累计融资逾亿美金。C轮投资方为高瓴资本、Coatue、CoBuilder、启明创投。RichBarton(TripAdvisor的投资者)也参与了本轮投资。

年11月,马蜂窝宣布获得1.33亿美元D轮融资,由由鸥翎投资(OceanLink)、美国泛大西洋资本集团(GeneralAtlantic)、淡马锡(Temasek)、元钛长青基金、厚朴基金共同投资,参与前几轮投资的今日资本、启明资本、高瓴资本继续跟投。

马蜂窝在上一轮融资中表示自己每月拥有1亿名活跃用户,其中85%都是源于手机应用。网站上,每月用户发布的旅游文章超过13.5万篇,年个人旅游产品销售额将超过90亿元。

然而,虽然马蜂窝在PC时代获得了大量用户,也转型进入了移动互联网。但根据猎豹发布的数据,蚂蜂窝的渗透率在同行中只能排名第六,远远被携程、去哪儿、途牛、同程等OTA平台远远甩在身后,甚至被飞猪超越。根据猎豹全球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蚂蜂窝的周活跃渗透力排名旅游类APP第六名,和第八名猫途鹰相差无几,而去哪儿的周活跃渗透率是蚂蜂窝的20倍。

马蜂窝联合创始人、COO吕刚曾经说,“我们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结构化的海量UGC、旅游大数据及越来越智能化交易(服务)平台,更来自于对每位用户及其所贡献内容尊重,对旅行的热爱。”因此,一旦真如爆料所言,万条点评中有万条来自于抄袭,那么对于其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年前后,马蜂窝宣布成立了AI事业部,并计划在年内推出全球首款超智能旅行机器人“马蜂1号”。“马蜂1号”将是一款外形类似瓦力的智能机器人,咬合履带及障碍感应能助其在不同平面畅行自如,动力来源主要为太阳能。GPS导航和数据处理中枢作为“大脑”为机器人提供方位判别和思维运作能力,使其在路线划分和事件处理中更加灵活多变。摄像头、LCD显示屏及智能麦克风等硬件设备则主要承担交互功能。

同一时期,原Google终极实验室“GoogleX”首席AI专家戴永明宣布正式加入马蜂窝,任事业部总工程师。戴永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旅游大数据作为蚂蜂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积累,足以为AI研发提供强劲的数据支持。“蚂蜂窝拥有丰富而专业的攻略,而陈罡一直在考虑如何利用科技将旅游大数据更高效地应用到旅行场景中。”

对于马蜂窝而言,AI与大数据到底产生了哪些效果,提升了哪些旅游体验尽管还不得而知,然而,基于AI与大数据的“爬虫技术”的的确确为马蜂窝贡献了大量的UGC.

今年8月17日,外媒报道称,淡马锡投资的中国旅游网站马蜂窝希望在新一轮融资中筹集至多3亿美元,此轮融资对该公司的估值定为20亿至25亿美元。

在这个寻求融资的重要关口,曝出此次马蜂窝的点评搬运事件,尽管背后必然有不为人所知的套路。然而,所谓“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斜”,一旦做了错事,难免付出代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4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