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蜂 >> 马蜂的繁衍 >> 为摘马蜂窝,四川一男子命丧35米高大树,
文
青羽
编辑
舟一心
9月23日下午,四川省江安县天堂村的一棵巨树下里里外外围了老大一圈人。
焦灼许久,树上的消防队员终于通过接力将一位穿着防蜂服的男性从树上救下,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随之散发开来。
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一、利益驱使,组团采蜂天堂村山清水秀,在村内南屏山深处,一棵高达35米的樟树在此扎根着。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巨树尖尖上多了一个巨大的马蜂窝,肉眼看直径约一米。
马蜂窝里,数不尽的马蜂整天为了生计忙忙碌碌,但它们与村子里的人一直是井水不犯河水。
敌不动我不动,本着不杀生的想法,村子里的人也从不主动招惹它们,甚至明文规定禁止骚扰这窝马蜂。
毕竟马蜂发起疯来,可不会看你是谁。
日复一日,天堂村的村民们看着这么个大蜂窝骄傲的不行:哼,我们这地方人杰地灵才长巨树招大蜂窝呢。于是,他们就拍了些视频上传到网上。
视频很快流传起来,给天堂村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谁曾想,一群别有目的的采蜂人也偷偷混了进来。
9月22日下午,此时正值艳阳高照,三男一女结伴来到巨树下。
其中一名男子穿上防护服,抓着树杈子就向蜂窝爬去,在茂密的绿叶里,橙色防护服分外显眼。
这名男子身手敏捷,很快就爬到了距离蜂巢十米不到的地方。
不过,距离越近,围绕的马蜂也就越多,男子的速度肉眼可见慢了下来。他的队友远远的瞅着他,都为他捏了把汗。
这么大的蜂窝,到时候甩手可是能分到不少钱。可是,面对以攻击力闻名的游七里蜂,他们真的能够顺利取得蜂窝吗?
二、意外横生,男子被困随着男子越来越接近蜂窝处,被惊动的马蜂四处流窜起来,将该男子团团围住,隐隐约约的还能看见男子腾出一只手来驱赶马蜂。
站在树下,能够看见该男子与蜂群僵持了许久。过了不知多久,男子又缓缓往上爬了一步,不料意外就在此时发生。
扑通!不知遭遇了什么,男子居然直接从树杈上跌落下来!所幸有腰上系着的保险绳,这名男子被吊在了半空。
但保险绳坚持不了多久,男子在半空中晃了一几晃,直直的往下坠了下来。
在下落过程中,该男子被一根大树杈子拦腰卡住,头部朝下倒挂着。
树底下的其他同伙急了,纷纷大声呼喊着该男子,可是却没有得到回应。
团伙中的另外两名男子试着爬上去营救该男子,无奈力不从心,他们很快就被暴怒的马蜂驱赶下来。
同伙里还有一名40来岁的外地女子,见此情景,她着急忙慌向村庄跑去。
据当地村民赖女士回忆,当时该女子哭喊着跑进屋子里面,哽咽着说要借梯子,说有人取马蜂窝不小心挂在树上了。
人命关天的大事,赖女士也没有犹豫,径直就带着该女子去亲戚家取了一架木梯,并且拿自己的手机拨打了县里的。
然而,木梯的长度根本不够,同行的另一名男子、据说是被困者的亲戚多次尝试,却无论如何也没能把他救下来,反而差点使自己陷入险境。
14时27分,接到报警电话的江安县消防大队立即派遣消防官兵赶到了现场。
此时日头正高,处于一天最热的时候。但消防员们却顾不得这么多,他们穿上防蜂服将全身紧紧包裹后,利用绳索及挂钩攀爬上树。
现场形势复杂,这棵巨大的香樟树高达35米,枝杈横生,而男子所在位置距离地面有足足25米!
天气又热,防风服又厚,爬不了多久,救援人员的体能就被消耗了有七八成。
消防员轮流上去又下来,但始终没能将男子救下。
而好不容易下到地面的人员,人已经接近虚脱状态,需要不断的接水进行冲淋降温。
茂密的树冠下,危机四伏。
由于先前马蜂已经被被困男子及其同伙完全激怒,一旦有人上树,就会被马蜂群围攻。与此同时,树周围乱窜的马蜂越来越多。
为了降低救援难度,消防队员采用喷水的方式驱赶蜂群。然而无济于事,水枪的威力被茂密的树枝树叶削弱,根本无法达到驱赶蜂群的目的!
看到这里,你可不要认为既然驱赶不了,直接实施救援就行。
在蛰不到人的情况下,马蜂会直接附在人的身上释放毒液袭击人的面部。
并且,在成团马蜂的攻击下,护目镜会被遮挡住,从而失去行动能力。
焦灼许久,仍然无法救出被困男子,江安县消防大队只好向上级请求支援。
日头下,一大群人焦急的等待着宜宾市消防支队的到来。
三、高温暴晒,回天乏术火烧还是烟熏?
到底如何才能成功驱赶马蜂、从而营救被困男子?
全副武装赶来的宜宾市消防支队最终选择了喷洒杀虫剂。
他们派出专业人员控制无人机,携带杀虫剂向蜂群喷洒,从而达到驱赶马蜂的目的。
天色慢慢暗了下去,夜色下,攀爬巨树救援的风险极大,面对35米的巨树根本无法实现充分的照明。
9月23日下午两点,经过长达二十四小时的奋战,消防队员们终于把被困者救了下来,周围传来一阵欢呼声。
但当他们扒开其防护服时,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原来,该男子已经不幸殒命了,这股扑面的气味,是高温下散发出的尸臭。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据知情人描述,死者的皮肤温度极高,显然是热死的。
后续在检查防护服时,他们还发现其内提供空气和散热的内置风扇已经断电了。
窒息、酷热、高温的二十四个小时,想必这才是该男子真正身死的原因!
此外,据警方了解,该团伙并非采蜂的专业人士。
这队临时组成的三脚猫团伙根本就没有能够爬上35米巨树、摘取如此大的马蜂窝的能力!
然而斯人已逝,只留活人悲伤。遇难者已经离世,剩下的责任则是其团伙所必须面对的。
?————?
该采蜂团伙的行为是否有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天堂村禁止摘取马蜂窝,乃是不成文的规定,在碰见有人想摘取时,村民们也会主动劝阻。
但这四名外地人在当地村民不知情且未参与的情况下,试图偷摘马蜂窝,其产生的后果自然要由他们自己承担。
本案中,遇难者的摘蜂行为乃是其自主实施的行为,其产生的损害由自己承担,无法产生归责于他人,只能以一般的救助义务处理。
在本案中,该团伙四人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作出独立意思表示、实施完整民事行为和承担民事责任后果的能力。
财帛动人心,四人无视自己没有采蜂经验的前提,实行了强行摘取蜂巢的自私行为。他们自食其果,自作自受,最终造成了人员伤亡。
纵观本案,当事人因一己私利失去了生命。
但究其源头,采蜂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行为,假如措施不当造成蜂群乱窜,到处攻击他人而引起重大伤亡,将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社会安全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不熟悉地形,没有娴熟技术,他们仅凭一腔孤勇便来到当地采蜂,害得自己失去了性命还差点造成了群众伤亡,这个结局不得不使我们警醒。
?————?
甜甜的蜂蜜大概没有人会不喜欢吃,它不仅能做美食,还能够入药,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悬挂在天堂村35米巨树上的这一直径高达一米的马蜂窝,其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但众所周知,掏马蜂窝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它们虽个体小,但体量大,群体攻击让人防不胜防,且受到攻击的皮肤肿胀难忍。
俗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在未受到攻击的情况下,马蜂不会随意攻击他人。
但偏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如此巨大蜂窝的诱惑下,尽管有蜂群的威胁,还是有不长眼的试图摘取马蜂窝。
贪心不足蛇吞象,没有足够的能力,却妄想获得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在这场悲剧面前,人类显得如此弱小。